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技巧 教师版

发布 2019-06-07 10:23:55 阅读 2245

学习目标】研究命题角度,强化得分意识,把握解题技巧。

重点难点】组织答案规范,保证最大限度得分。

教学过程】一、高考考纲要求和学生答题失误:

1、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答题失误:(1)答题不规范,步骤不全,能读懂诗歌,易漏掉一些要点,非常可惜。

2)缺乏鉴赏用语的积累,只能意会,不能有效言传,造成词不达意。

二、分类讲练。

一)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

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例析&

例1(2010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③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命题方式:简析某字的妙处。

命题变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3)诗(词)中的诗(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或说明其使用的技巧。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高***: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对江东的留恋之情。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分)

参***】(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2010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参***】(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愉悦人心。

3. (2010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向子諲。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参***】(1)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二)赏析诗中的重要语句

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例析&

例2(2010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陈与义①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

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命题方式:这句诗有何特殊含义或深沉含义?

命题变式:这句诗最具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解答分析:先解释清这句诗的字面意义,然后或扣语言特点或扣思想情感作具体分析。

答题步骤:(1)结合文本说明该句使用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具体景象(2)展开联想阐明诗作表。

达的情怀。高***: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

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

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2010年高考重庆卷)

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参***】(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3、(2010年高考陕西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参***】(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三)赏析诗中的形象。

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例析&

例3(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命题方式:诗中某种形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命题变式:(1)诗中某种形象有什么特征?(2)怎样理解诗中形象的意义?

解答分析:古诗中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物象常常被作者用来表达特定的感情,所以要记住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将作者身世和物象紧密相联系。

答题步骤: (1)描述形象在诗词中构成的画面。 (2)形象使用何种表现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高***:(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风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参***】(1)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