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科学管理原理》有感

发布 2019-07-15 21:15:15 阅读 6738

管理学无疑是最与时俱进的学科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早已枝繁叶茂,今非昔比。而在管理学发展的漫漫长河中,“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就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最近,我花了一些时间读了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准确来说,从内容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篇关于科学管理的智慧结晶。

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一片混沌中,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管理,是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英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泰勒的“科学管理”体系很直白:

采取科学的量化手段,经过细致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劳动效率的最大化。但是,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此理论体系,并将其实践推广,却非常人所能及。他提炼的科学管理核心为:

寻求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同时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而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这个体系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赢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全书从三个部分对管理作了阐述:

第一部分,作者从“磨洋工”这一现象出发,讲述其三个主要原因,阐述了自己科学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基础。

第二部分,作者认为,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积极性加鼓励的制度,但是与科学管理原则比较起来,科学管理所产生的优越性是积极性加鼓励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在积极性加鼓励制度下,实际上全部问题由工人决定,而在科学管理制度下,一般问题由“管理者决定”。

第三部分是这篇**的结论: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的一门科学。

泰勒的管理理论对管理学而言有着极大的贡献。他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而其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也被后人所重视。所以,科学管理的优越性马上凸显出来。

它运用于各个行业的管理中,使得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而我们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必将要求生产效率有极大的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借鉴泰勒的管理思想对于我们的领导工作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借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在今天看来,其界定的管理范畴很单一,多局限于能够量化的生产制造类企业。

至于今天盛行的创意企业、智力密集型企业,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根本就不在泰勒的“管理”范畴内。

进而言之,仅仅依靠科学量化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成效总是有限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两者的有效结合,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泰勒的科学管理更多的是一种量化的方法,需基于稳定的科技技术和业务流程。

一旦生产技术有所改变,标准动作和流程又得相应变化,要想提高效率,只得重新做一番研究和分析。而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流程和方法的变化也越来越快。在今天,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调动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才能真正快速地提升效率。

比如今天对员工的柔性管理以及新兴的人性化管理,就远非当初泰勒所能想像的。

除科学管理外,泰勒对管理学的另一大贡献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并认为这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泰勒希望依托“稳定工资支付率”和“标准作业量”,找到劳资两利的接合点,消除劳资对立,实现管理的目标——财富最大化。但事实上,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泰勒无法做到这一点。

劳资双赢,直到今天仍是一个难题。目前,消除管理内部利益对立的比较通行的方式是:增加使命感和团队荣誉来调动组织成员的价值立场,并依靠制度性规范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内的协同效应,依靠创新,依靠科技,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发挥个人潜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人们总是在寻找各种办法以希望找到最优的管理体系,殊不知这些仅仅是为管理理论的升华奠定基石。我也只能在工作中慢慢摸索,希望能对管理之道有所提高。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序。当初在网上订下这本书,直到这书来时,都一直觉得通读这本书并写下读书笔记将会成为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当我在引言中看到 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应该系统地合力培养和造就这些有才干的人,而不是只想寻找别人已培养好的人时,我们才能走上提高全国效率的坦途。时,我感到大脑中某一块的知识被填充的感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