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

发布 2019-05-11 08:36:55 阅读 4978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6.翻译下列句子。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实是欲界之仙都。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课内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天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和。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藻、荇”、是指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翻译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意思是成语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___作者___字___号朝代)__家、__家,与父___弟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

2.解释加粗的词语。

遂至承天寺___庭下如积水空明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1.《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 ,字 ,号 。

2.填补原文空白。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内外延伸阅读。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词语。 念: 遂: 盖: 但:

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

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

第二层,写景,写了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二)游白水书付过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山**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水波)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也叫油柑,食用)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其源殆可熟物: (2)循山而东:

3)折处辄为潭: (4)顾影颓然:

5)不复甚寐: (6)书以付过:

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

时间: 地点: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

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参***】一。1、tuí lín suì xìng

4、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东坡志林;

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

2、交辉:交相辉映。歇:消散。.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3.①交相辉映 ②消散 ③坠落 ④潜游在水中的鱼 ⑤考虑、想到 ⑥参与,这里指欣赏 ⑦共同,一起 ⑧形容水的澄澈 .愉快地,高兴地.交叉错杂.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连词,只是,不过。

6.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交织在一起)

实在是人间天堂。

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光?**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二(一)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2.月光竹柏影比喻。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4.qǐn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二)3.5.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

4.应是相同时间不同地点。

三)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

2.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自康乐以来未复者能与其奇者。

3.表达了作者对秀美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 2.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 (二)1.(1)它的源头(2)沿着 (3)是 (4)看,看到(5)睡 (6)写 2.山岩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

白水山佛迹院。 4.“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 5.作者对白天所见的景色印象深刻,被那优美的景色陶醉,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交给幼子苏过。

答谢中书书》复习题 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1 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两岸石壁,五色晓雾将。竞跃未复有能 其奇者。2.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解释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现象。1 欲 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穷其林 2 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

答谢中书书

作品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7课 短文两篇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6课 本文节选自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梁文 中华书局...

讲究阅读答案

一学期很快过去,放寒假了。众姐妹兴高采烈再聚一起的时候,已有了春天的气息。那一晚,赵小惠打开旅行袋,在每人床头放了一小塑料袋葵花籽,说 大家尝尝我们家乡的东西,是我妈我爸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农药和化肥,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葵花子平常,可是赵小惠送给大家的就不平常了,是剥了皮的仁儿。一颗颗那么饱满,那...

给我承诺阅读答案

给我一个承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 抛锚 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 这不需要回报,但我...

《讲究》阅读附答案

讲究 大学新生入学,302室住进八位女生。当晚,各位报了生日,便有了从大姐到八妹的排序,尽管都是同庚。不久,大姐王玲的老爸来看女儿,搬进了一个水果箱。打开,便有十六个硕大红艳的苹果摆在了桌面上,每个足有半斤重,且个头儿极齐整。王玲抢着把苹果一字摆开,再让大家看,众姐妹更奇得闭不上眼了。原来每个苹果上...

怪风揭秘阅读答案

11 阅读文章 3 5 段,请用短语完成填空。3分 作者都是从怪风名称这四个方面对焚风 布拉风 台风进行揭秘的。12 根据文中第 3 段内容,给 焚风 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 2分 13 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胡适。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 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

成功的秘诀茨威格阅读答案

2 文章第一节叙述了杰克 伦敦的故事,其作用。3 议 的论证方法有 事例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4 试简要分析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在文段里的表达作用。你能再写出两个说明积累重要的词语吗?5 从论证的角度看,本文第 段和第 段是什么关系?6 请再列举两个能证明本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