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案及重点内容总结

发布 2019-05-17 15:16:15 阅读 7511

出师表教案。

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愿望。

4、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重点难点】1、重点:

⑴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⑵ 积累一些文言实同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难点:⑴ 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愿望。

⑵ 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课时:2课时。

预习:学生介绍诸葛亮。

一. 导入。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可是后主刘禅庸愚懦弱,胸无大志,这是诸葛亮最为忧虑的。为了开导刘禅,布置朝政,表明心意,激励众志,所以出师前向刘禅上了一封奏书,写了这个表。

文体: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篇名为后人所加。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

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出师表》分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两篇,不过有学者认为《后》非诸葛亮所做,因为表中有很多为北伐失败狡辩的托词,不像诸葛亮的风格。现在也无法确定,这是题外话了。

二. 分析。

1. 听录音,正音,复习一下,小测验。

殂(cú)弘(hóng)菲(fěi)陟(zhì)否(pǐ)裨(bì)阙(quē)苟(gǒu)猥(wěi)夙(sù)驽(nǔ)攘(rǎng)咎(jiù)诹(zōu)祎(yī)咨(zī)颓(tuí)先帝遗德(yí)以遗陛下(wèi)长史(zhǒng)行阵和睦(hóng)性行淑均匀(xíng)以塞忠谏之路(sè)

2. 翻译中有无困难的地方。

3. 疏通。

4. 成语。

5.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6.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过分地看轻自己。

7.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

8. 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

9. 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0. 不求闻达: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

11. 不知所云: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

12. 感激涕零:形容极为感激。现在多用于讽刺。

13. 计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14. 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15. 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16. 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17. 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18.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5通读全文,分三段。

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学生要掌握建议的内容)。(哪三条建议?所以第一层分到。。。

第一层(第1段):分析了不利和有利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

具体分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四句概括了(当时形势)形势非常(严峻),用文中的词说就是(危急存亡)。为什么起笔凝重?(既有对先帝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深切痛惜,又含继承遗志的告诫。)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四句剖析人心。实际上这是对刘禅委婉而尖锐的规劝,言外之意是刘禅是沾父亲的恩泽,自己还没有慑服众人的威望。所以下文就告诫要继承和发扬刘备的作风。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广开言路是修明政治的先决条件,故首先提出。“诚宜”“不宜”,既很遵礼,毕竟是君臣,又有不容反驳的告诫之意,可见诸葛亮对刘禅的不放心啊。

第二层(第2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具体分析: 严明赏罚是修明政治的根本途径,故特别强调。诸葛亮提出这点,是因为鉴于汉末皇朝颠覆的教训:

懦弱无能的皇帝容易亲信宫中近侍,受他们的牵制,而与朝中执政**对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据《三国志·蜀书·董允传》记载,刘禅宠信宦官黄皓,董允常对禅劝谏,黄皓也不敢为非。董允死后,黄皓“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此虽后事,但刘禅的弱点诸葛亮不会不有所觉察。这里的话是有针对性的。

第三层(第3-5段):推荐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亲贤远佞” (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这是三条建议的核心,是最重要的一条。

第二部分(6—7段)追述往事,表达了“兴汉室”的决心和“报先帝”的真挚情感。

具体分析:哪一句写其出身?哪一句写其志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句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

哪一句体现出“忠心”?

就当时形势分析,且不说蜀魏两国实力悬殊,仅“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先后六次统兵伐魏)并表现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根本原因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先主刘备的遗愿。后主刘禅尽管昏庸无志,现在有两个成语和他有关,都不是什么好话,一个是“扶不起的阿斗”形容软弱无能,没有大志,不思振作的人。

还有一个叫“乐不思蜀”,形容乐而忘本。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

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

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

”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

’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

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

”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诸葛亮还要竭忠尽智的辅佐他,尽管刘备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诏,他也不存半点僭越之心,因为后主是先主的遗孤。“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

看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北伐的决策,实际上是诸葛亮的决策。当时在蜀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持静观态度,“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反对立即出兵。

在这篇表文里,没有重提这种争论,只是对出师理由做了适当的说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shuài)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种说明没有反复陈说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为此,他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第三部分(8—9段)总结全文,对自己、“贤臣”和后主提出了要求(学生要了解要求的内容)。对“已”,承“讨贼兴复之效”;对“贤臣”,扬“兴德之言”;对“后主”,行“自谋”之宜。各方面的职责分明,要求明确,此情恳切,表达了诚挚的希望,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

主旨: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

两份情感(报先帝、忠陛下)

一个决心(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其他:出师的目的或“顾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出师的条件:(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多写要扣分)(注意题干的要求判断要不要写后面的内容)

了解写作特点。

表达方式:第一部分(1—5段)以议论为主。

第二部分(6—7段)以叙述、抒情为主。

第三部分(8—9段)以议论、抒情为主。

语言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拓展:学生介绍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