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的哲学道理

发布 2019-08-11 12:25:15 阅读 7747

“三生万物”有意思。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数量上讲,事物归于三时已经到了极限,超出三就势必衍生出万物来。

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经过阴阳交互碰撞、运动而达到和谐。超过三,事物就会向对立面转化。三在这里表示一个极限,它既是具体的,又是模糊的,既是定数,又是变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三字经”,大凡过了三,就演变了,飞跃了。“三人成虎”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孔子说,“不孝有三,无后最大”,“三人行,则必有吾师”。

孟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孟都主张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按我们中国人的办事传统,“事不过三”。

于是乎历史上就有了“三家分晋”、“三足鼎立”、“三顾茅庐”,故事中就有“三气周瑜”、“三笑点秋香”。当代就有“三进山城”、“三大战役”。小平同志是“三起三落”,以“三项指示为纲”,成了党政军“第三代领导人”。

中国人道贺、喝彩、助阵也以三为礼数。帝王早朝,臣下只须“三呼万岁”。有的书上写作“山呼”,窃以为不通情理。

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何故独见山呼,而不闻海叫?海也应当大叫“万岁万岁万万岁”才对呀。关羽斩蔡阳老将时,张飞在古城箭搂上也只助他“三捅战鼓”,尽其桃园兄弟情分。

“文革”期间是最讲“大树特树”的,**费尽心机也没有跳出“三”数,他首选“老三篇”,“老三条”,带头“连读三遍”,最后怆惶出逃,摔死在“第三国”。当然,一时犯糊涂的还有三国的曹操,白门楼下大获全胜,他原是想收用吕布的,听刘备兄弟把吕唤作“三姓家奴”,竟也害怕自己步丁董之后,决然把东汉末年第一虎将诛杀了,中了刘备借刀杀人之计。因为刘备心知肚明,曹操决非丁董之流,他能把吕布玩于股掌之间。

吕布是有过三次大逆不道,遇上曹就很难说还会有第四次了。曹吕结盟,桃园兄弟就真的没戏了。这是刘备最不愿意看到的。

三是大衍之数,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三教九流皆莫能跳出。佛教把轮回称为“三生”,祁求“三生有幸”。**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作“三位一体”。

几何学认定“三角形”最具稳定性。爱恋中最恨的是“第三者”。不义而富且贵的是“第三只手”。

比喻心肠狠,处事果断,叫“三下五去二”。而最绝的招数莫过于“两桃杀三士”。三才者,在天为日月星,在人为精气形,在脉为寸关尺,在色为红绿蓝。

即使是当代自由民主国家标榜的“三权分离”,也依然行走在老子的八卦掌心,未出三之左右。

三是色空之本原,天下万事因三而起,万物因三而生。超过三就会发生飞跃。所以***有前三次“反围剿”之大胜,有“三大战役”之奇功。

这就叫经天营地的才能,识大衍之数,通权达变,谁人能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