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学习笔记第4章项目整合管理

发布 2019-07-05 21:41:35 阅读 2200

第4章项目整合管理。

一。 制定项目章程。

1. 制定项目章程是制定一份正式批准项目或阶段的文件,并记录能反映干系人需要和期望的初步要求的过程。

2. 标志项目的正式启动:项目章程的批准。

3. 项目经理的任命时机:最好在制定项目章程时任命,最晚必须在规划开始之前。

4. 项目章程授权项目经理在项目活动中使用组织资源。

5. 项目由项目以外的人员批准,如发起人、pmo或项目组合指导委员会。

6. 编制项目章程将项目与组织的战略及日常运营工作联系起来。

7. 制定项目章程输入:项目工作说明书、商业论证、合同、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8. 制定项目章程工具:专家判断。

9. 制定项目章程输出:项目章程。

10. 工作说明书(sow)是对项目所需交付的产品或服务的叙述性说明。

11. sow须涉及:业务需要、产品范围描述、战略计划。

12. 商业论证的原因:市场需求、组织需要、客户要求、技术进步、法律要求、生态影响、社会需要。

13. 项目章程的主要内容:项目目的或批准项目的原因、可测量的项目目标和相关的成功标准、项目的总体要求、概括性的项目描述、项目的主要风险、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总体预算、项目审批要求、委派的项目经理及其职责和职权、发起人或其他批准项目章程的人员的姓名和职权。

二。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1.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是对定义、编制、整合和协调所有子计划所必需的行动进行记录的过程。

2. 项目管理计划确定项目的执行、监控和收尾方式,其内容会因项目的复杂性和所在应用领域而异。

3. 项目管理计划的渐进明细由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进行控制和批准。

4.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输入:项目章程、其他规划过程的输出、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5.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工具:专家判断。

6.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输出:项目管理计划。

7. 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所选用的生命周期以及各阶段将采用的过程、“剪裁”结果(项目管理过程、每个所选过程的执行水平、对这些过程所需的工具与技术的描述、如何利用所选过程管理具体项目)、如何执行工作以实现项目目标、变更管理计划、配置管理计划、如何维护绩效测量基准的严肃性、干系人的沟通需求和适用的沟通技术、管理层重点审查。

8. 项目管理计划确定成为基准后,只有提出变更请求并经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过程批准后,才能变更。

9. 项目基准(绩效测量基准):进度基准、成本绩效基准、范围基准。绩效测量基准用于挣值测量中。

10. 项目管理子计划:范围管理计划、需求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过程改进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沟通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采购管理计划。

三。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

1.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的过程。

2.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输入:项目管理计划、批准的变更请求、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3.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工具:专家判断、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4.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输出:可交付成果、工作绩效信息、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

5. 工作绩效信息:可交付成果的状态、进度进展情况、已发生的成本。

6. 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活动:开展活动实现项目要求;创造项目的可交付成果;配备、培训和管理项目团队成员;获取、管理和使用资源;执行已计划好的方法和标准;建立并管理项目团队内外的项目沟通渠道;生成项目数据,为**提供基础;提出变更请求并实施批准的变更;管理风险并实施风险应对活动;管理卖方和**商;收集和记录经验教训,并实施批准的过程改进活动;管理项目内的各种技术接口和组织接口;收集工作绩效信息,并提交给绩效报告过程。

四。 监控项目工作。

1. 监控项目工作是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以实现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绩效目标的过程。

2. 收集、测量和发布绩效信息,分析测量结果和**趋势,推动过程改进。

3. 监控项目工作过程涉及:把项目的实际绩效与项目管理计划进行比较;评估项目绩效,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推荐必要的措施;识别新风险,分析、跟踪和监测已有风险,确保全面识别风险、报告风险状态,并执行适当的风险应对计划;在整个项目期间,维护一个准确并及时更新的信息库,来反映项目产品及相关文件的情况;为状态报告、进展测量和**提供信息;做出**,来更新当前的成本与进度信息;在已批准的变更实际发生时,监督其实施情况。

4. 监控项目工作输入:项目管理计划、绩效报告、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5. 监控项目工作工具:专家判断。

6. 监控项目工作输出: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

7. 绩效报告:当前状态、报告期内完成的重要工作、已列入计划的活动、**、问题。

五。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1.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是审查所有变更请求,批准变更,并管理对可交付成果、组织过程资产、项目文件和项目管理计划的变更的过程。

2. 整体变更控制贯穿项目始终。

3. 开展项目变更控制的目的:确保所有变更都经过批准,确保只有经批准的变更才能纳入计划中。

4. 项目的任何干系人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

5. 变更请求可以口头或书面提出。

6. 变更请求必须正式提出并以书面形式记录。

7. 变更请求由变更控制系统和配置控制系统中所列的过程进行处理。

8. 配置控制重点关注可交付成果及各个过程的技术规范。

9. 变更控制重点关注识别、记录和控制对项目及产品基准的变更。

10. 配置管理活动:配置识别、配置状态记录、配置核实与审计。

11. 整体变更控制输入:项目管理计划、工作绩效信息、变更请求、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12. 整体变更控制工具:专家判断、变更控制会。

13. 整体变更控制输出:变更请求状态(更新)、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

14. 变更请求: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缺陷补救。

15. 纠正和预防措施通常不影响项目基准,只对基于基准的具体实施工作产生影响。

软件项目管理答案 第4章作业

习题 第四章 软件项目成本计划。一 选择题。1.a 是用系统的功能数量来测量其规模,与实现产品所使用的语言和技术没有关系的。a.功能点b.对象点c.行d.用例点。2.如果你是某项目的项目经理,你已经估算出每个单元的成本是 129。这个项目一共有1200单元,你采用什么估算方法?d a.自下而上估算法...

第4章内容

第四章气相色谱法。一 概论。流动相是气体,固定相是固体或液体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法。19世纪末叶,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炼焦副产品 煤焦油大量增加,引起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不断出现分析有机物的新方法。色谱法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出现以及医药,生物化学的发展,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