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品质 1

发布 2019-07-12 11:25:35 阅读 1862

一般说来,在合作学习中,合作学习需要有秩序地进行交流,并能够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发言。小组学习的组织,一般有主持人、记录员及其他同学组成。主持人负责协调组员的关系,安排发言顺序,并对合作学习进行调控。

记录员负责大略地记录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够与主持人合作做好合作学习的总结。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忠实地、创新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保证合作学习质量。同时,合作学习的纪律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另一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对合作学习中的纪律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在合作中发言的纪律、倾听的要求、讨论问题的规则要求等。明确了纪律要求,小组成员就能够尊重规则,就能更好地遵守规则,从而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明确任务,丰富成果形式,总有我的“成功之举”

合作学习一般都有明确的任务,明确的任务是合作学习的风向标。问题不明确,过于笼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就会无处下手,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或者对合作学习产生无所谓的态度;而问题如果过于简单,同样不会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热情。像在语文教学中,学习一篇课文时,如果教师只布置学生进行阅读,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有所发现,这样的合作学习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在合作中无从下手,相反会使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变得不愿思考,只求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来应付教师的提问。

任务的确立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既要明确,又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合作的热情,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愿。

教师不应有合作学习就必须解决问题的观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成果形式要更加丰富,从而使合作学习更具激励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成果不仅仅是问题的圆满解决,有时也可以是疑问,甚至是分歧。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对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见不同的时候,这就在合作中产生了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并不仅止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候产生问题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成果。还有的问题在合作学习中会产生分歧,从而使问题无法解决,对这类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就是解决不了问题没关系,但必须明白分歧所在,这也是合作学习的成果。

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取得的有意义的成果进行表彰与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功之举”。这样,明确而又丰富的成果形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成就感更大一些,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

四、基于自主,优化程序,让合作学习中有“我的价值”

一个好的合作学习的程序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合作质量,培养合作责任感能够起来较好的效果。任何一种合作学习,离开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理解,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把自主学习这个前提搞好,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同学之间思想交锋的畅快之地。

合作学习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在班级内进行合作教学时,可以采用下面的程序,来增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自我意识。

第一步,自主学习,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自我认识。

第二步便是合作学习。小组内部进行问题、体会的交流,可以形成共识,可以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有分歧的要求明确分歧。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在不断地交流中对学习内容会产生更深刻、更豁然的理解。

第三步,对于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师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确保每一个“我”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自我存在,感觉到“我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合作中来。

合作学习是一种真正还主动权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合作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在合作中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竞争,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