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

发布 2019-07-28 03:11:55 阅读 4445

人际关系。

一、定义及特征: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沟通。

第一,人际关系主要注意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

第二,人际关系是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的。

第三,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认知成分反映的是个人对人际关系的了解程度。

情感成分反映的是关系的双方在情感上的满足程度。

行为成分反映的是关系的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

人际沟通的功能。

一)协调功能(团体内聚力,人际调节,良好的气氛)

二)心理保健功能(保证了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三)自我表露功能(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存在着曲线性关系)

霍尔的空间心理学指出,人们在沟通时互动双方的空间由近及远可以分为四圈:

a、亲昵区:非常接近(3-6英寸)

接近(8-12英寸)

b、个人区:近(12-20英寸)

中度(20-36英寸)

c、社会区:中度(4.4-5英尺)

公开距离(5.5-8英尺)

d、公众区:房屋跨度距离(8-20英尺)

超过距离限度。

室内20-24英尺;室外100英尺)

二、人际吸引。

1)人类的亲和需求。

依附: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及舒适感。

社会整合:与他人交往,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产生团体归属感。

可靠的同盟感:建立良好的关系,自己需要帮助时,他人会援助。

得到指导:从他人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比如医生、朋友等处。

受教育机会:与他人交往能够使我们有机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教育。

2)寂寞问题。

寂寞是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情绪性的寂寞:缺乏亲密关系可以依附

社会性寂寞: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归属感。

b.寂寞的影响。

婚姻与经济状况年龄因素人格因素社交技巧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个体特征,相似性、接近性互补性熟悉性。

自我的分层。

最表面水平:人们的情感兴趣爱好方面。

第二层次:态度和观点。

第三层次: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自我最深层次:隐私方面。

阿特曼等人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关系的原则。

交互原则功利原则(本质) 自我价值保护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

在人际交往上,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一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负性递减,正性递增)

三、处理人际冲突五种典型模式。

1、竞争模式:当一方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求并不在意时,他采用此模式,竞争行为表现出比较强的权力和支配权,其结果往往是一负一胜。

2、回避模式:对自己和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即运用回避的方式处理冲突,尽量不使冲突公开化。

3、顺应模式:一种想对方让步的做法,它高度关注对方的需要,忽视自己的需要。

4、妥协模式: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要,即双方都有所坚持和退让,达到双赢。

5、合作模式: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共同处理问题,通力合作,努力需求双赢的结果。

的观点 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指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指心理上的喜欢的感觉承诺指心里或口头的预期。

喜欢式爱情:

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

迷恋式爱情:

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

空洞式爱情:

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

浪漫式爱情:

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

伴侣式爱情:

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愚蠢式爱情:

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如一见钟情。

完美式爱情:

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

3.爱与喜欢的区别。

爱情并不仅仅是加强了的极端的喜欢,而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含有突然的无法解释的强烈的感情和共同的亲昵行为。

与爱情有关的七种行为:

对爱情的口头描述自我展露无形的爱情表征以非语言方式表达爱情有形的爱情表征。

以身体行为表达爱情表示愿意容忍对方。

二)亲密关系的维持

平等:付出与收获成比例。

归因:对对方行为的观点。

沟通:摆出你的观点。

嫉妒:“吃醋”的正面作用。

侵犯和利他。

定义:所谓侵犯行为,乃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

1、 有意图的行为 2、外显的行为 3、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按行为方式分:言语的侵犯动作的侵犯按动机分:报复**犯工具**犯。

按照侵犯行为的不同性质、行为结果和社会意义分:***侵犯行为、亲社会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二.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一)挫折挑动。

1.身体遭受疼痛刺激以及语言的辱骂。

2.气温的暂时性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3.受他人侵犯。

4.拥挤。二)侵犯线索的引发。

三)酒精。四)个人因素1.性别 2.认知水平 3.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

五)情绪唤起水平:研究发现,不仅总的情绪唤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侵犯行为,特异性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会改变人们的侵犯性。

六)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当社会对一种特定社会角色较为容忍时,人们的侵犯性会明显增加。

群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人们侵犯性的增加。另一方面,群体的极化作用和去个性化作用,也可以使人更倾向于选择同群体相一致的侵犯行为。

七)大众传媒:实验室研究和生活事实,都证明了暴力传播的潜在危险。绝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赞同,暴力传播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

四、侵犯行为的控制。

1、分配公正减少挫折感。

2、侵犯行为的社会制约——惩罚侵犯行为(相对重,及时,针对性)

3、说服教育(必须及早进行)要让儿童从小就知道侵犯行为是不利于他人和自己,让他们从小明辨是非。

提供痛苦的线索,培养移情能力。

提高道德发展水平,学会自我控制、培养成熟个性。

4、恰当地宣泄。

一是用体育活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

二是进行一些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侵犯行为;

三是做一些直接的侵犯行为。

5、控制暴力电视。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助人行为:帮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回报的行为。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助人者:年龄,性别,人格,心情,内疚感。

被助者:年龄,性别,仪表,能力,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与助人相似。

情境因素自然情境社会情境旁观者效应社会文化价值观文化背景。

三)亲社会行为的促进。

移情训练强化与模仿学习助人技能社会**与宣传。

冷漠行为的旁观者效应:

他人起观众作用他人起榜样作用他人存在起责任分散作用角色期待人际信任状态。

旁观者效应:由于情境中他人的存在而导致责任感降低的一种表现,它们区别在于前者与团体有关,后者中情境的他人不是同一团体的成员。

社会化。人格(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

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社会化: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

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社会控制:社会化是个体转化的过程,社会控制是促使个体转化的手段。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1、以遗传素质为基础 2、具有独特的个性 3、具有普遍的共性4、具有能动性。

5、贯穿人生全程

社会化基本途径:社会教化、个体内化。

个体内化指个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反应模式。

1、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学习。

2、条件反射学习。

3、顿悟学习。

4、发现学习。

5、有意义的学习。

6、掌握学习。

7、模仿学习。

3、顿悟学习。

4、发现学习。

5、有意义的学习。

6、掌握学习。

7、模仿学习。

8、认同与内化。

9、归因与社会化。

10、通过活动进行的学习。

11、作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学习。

一.社会化的类型。

1.早期社会化。

2.预期社会化: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

3.发展社会化:也称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4.再社会化: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

5.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1.政治社会化:使自然人变成政治人,使个体成为一个政治上有一定观点或主见的成熟的人。

2.道德社会化:个体获得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并按这些规范去行动的过程。

1)皮亚杰的研究:他律阶段自律阶段。

2)科尔伯格的研究:习俗前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3.法律社会化:使人们能按照法律制度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1)塔普的研究:先习俗水平(遵从法律水平) 习俗水平(法律维护水平) 超习俗水平(立法水平)

4.民族社会化:使自然人成为具有民族意识的人的过程。

5.性别角色社会化:按照社会上规定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6.职业社会化: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基因与非遗1、胎期环境的影响 2、分娩过程的影响 3、出生后的物质因素。

二。 社会心理环境(家庭,社会文化环境) 三。 社会化的主观因素

社会认知。定义)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强度、活动变化、对比、新奇性、价值及社会意义)谈吐服饰表情姿势行为方式或风格中突出的线索熟悉因素

2、认知者本身的心理特点:

经历和经验、需要、情绪和精神状态、世界观和人格特征。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