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遵化一中杨春雨

发布 2019-07-30 08:51:35 阅读 7823

父亲。遵化一中杨春雨。

1)父亲是个不善表达的人,对子女的爱,从不会表现在言语上;就算走在街上,也没有过多的交谈,没有大手牵小手,从来都是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那时的我,踩着碎步子,常常被他的大长腿甩在身后。他会停下来,转过头,静静地等我走近,然后,转身,继续走。

我和他之间永远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就像父爱给我的最初印象,似乎是一种远远的观望。而那个高大宽厚的背影,也注定要成为引领我一生的信仰。

2)我们就这么静静地走,一走就走了十六年。

3)接到一中录取通知书那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父亲喝了酒。那天的父亲,话显得格外多,我看得出来,他是真高兴。

4)“儿子,要好好学习,以后不能跟你爸似的,当个睁眼瞎,折腾了半辈子,净去给人打工的了……”父亲喝多了,这是他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5)我没见过父亲这样。像是一种无声的发泄,以他的方式,让人敬而远之的深沉。不懂事的我,直到那时,才体会到那个看似光鲜的背影下,竟藏着这么多辛酸与不甘。

6)是父亲陪我去报到的。夏天的午后,静静地街。还是一对父子,照例一前一后。

不过这次,走在前面的早已换成了儿子。十六年的成长,让我的步子越来越长,步伐越来越坚定。而父亲,似乎被岁月牵绊住了脚步,走得越来越慢,没有了父亲的背影,前面的路,显得越发广阔。

但不知为什么,我总有一种感觉,路,越走越陌生……

7)来报道的人特别多,嘈杂的人群把门口围的水泄不通。就在我焦急地望着人群时,父亲把包递给我:“等着,我去取号。

”父亲走近人群,左右顾盼了一下,瞅准机会,顺着缝隙,挤了进去。父亲高大的身影在人群中艰难的蠕动着,显得格格不入。不久,便消失在人群里。

又过了很久,人群里伸出一只手!那是我多么熟悉的手!那只撑起了整个家的大手,永远在儿子最需要的时候,伸在人群的最前面,把儿子举得最高!

8)父亲从人群的另一端挤了出来,笑盈盈的走到我跟前,摊开手,是一张被汗水浸透的纸条:“给,二十三。还好,不算落后。

”我接过那张来之不易的纸条号码,突然有些感动。“爸,你真帅!”听了这话,父亲竟害羞得像个孩子,用背心擦起额头上的汗。

9)其实,我一直想告诉他,那句称赞是真心的!儿子心中,老爸一直是当年的信仰!

10)那一刻,有一种感觉,失去了许久的东西终于找了回来:前面的路太陌生,儿子还是需要父亲陪伴,一起走……

11)回家的路上,我不敢再走在父亲前面,而是紧紧跟在他身后。久违的背影又出现在我眼前,只是不再高大。曾经那么不屈的脊背上,被生活刻满了沧桑。

12)是啊,父亲承受的太多,父亲太累了。因为没文化,今天所得的一切,不知是用多少冷眼与无奈换来的。商场上的摸爬滚打,多少次失败,多少次重来,无情的岁月,融化了当年的雄心。

儿子,成了他唯一的希望。老爸,放心,未来的路,有儿子搀扶,一定会越走越顺利。

13)被夕阳拉长的两个身影,一前一后,不远不近。还是那么安静。可两颗心已经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指导教师简评。

本文字里行间充溢着小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与感激。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是本文成功的关键。文中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记述了父亲背影的变化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如第一段描写父亲给我的最初的印象是“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留给我的是一副“高大宽厚的背影”让我仰望。

第七段写“父亲高大的身影在人群中艰难的蠕动着,显得格格不入”,为我在新生注到的人海中“冲锋陷阵”。 第十一段描写父亲“久违的背影又出现在我眼前,只是不再高大。曾经那么不屈的脊背上,被生活刻满了沧桑。

”让我感受到了父亲的辛劳,从而激励自己要成为父亲的臂膀。第十三段“被夕阳拉长的两个身影,一前一后,不远不近。还是那么安静。

可两颗心已经紧紧地靠在了一起。”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让人在无尽的回味中体会儿子对父亲深深地敬意与眷恋。

语言简练传神是本文突出的特点。找一找,体会本文语言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