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方法指导

发布 2019-08-14 17:33:15 阅读 5979

201年第4期夕{-语文。

兰柳娟。福建省古田县第六中学,福建宁德352

摘要】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是学生掌握现代文阅读技巧,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能力不。

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方法训练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等能力,提升学生在破解阅读题时的感知、理解、分析、归纳等能力,以实现顺利解题并提高准确性。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对学生在破解有关辨读能力、解说能力、概括能力、品析能力等类别的阅读题时进行方法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指导【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做到:“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

二)思路分析。

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阅读评价要“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作品感受等方面表现”。

以上几点归纳起来即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的感知、理解、分析、概括、**及欣赏等几个方面的能力。

现代文的阅读,不外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正常的途径是通过形式去接触、感知、理解、鉴赏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

”他认为从“缀文”的角度看,一篇文章的写作,往往是先构思、立意、布局,然后才遣词造句。但从“观文”的角度看,倒是先从语言文字人手,再去理解篇章结构和作者立意的所在,这里的“观文”的能力就是我们要培养的阅读能力。

反思阅读教学,笔者认为想要走出“少、慢、差、费”的低谷,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就要把阅读教学重点放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上。从这个角度讲,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叶圣陶说,书本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阅读训练亦是如此,笔者在多年的阅读教学中摸索、修正、**,总结出一套能使学生提高对有关辨读能力、解说能力、概括能力、品析能力等类别阅读题破解能力的教学方法。现将有关做法简述如下,以祈正于同行。

一。辨读能力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一j表达方式辨识。

表达方式辨识即认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紧扣文章体裁进行辨识,如**,就属于记叙为主的文体,就可以紧扣文章内容来辨识。

如文中有事情,就肯定有记叙;有景物,就肯定有描写;有观点就肯定有议论,等等。对于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内容,要特别小心,避免漏识。如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作者在表明观点时,也往往渗透着作者爱憎等情感。

又如记叙与描写的结合,作者在叙述事情时,也常常夹杂人物言行等描写。出强调。

以ⅸ回忆我的母亲》(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 解说能力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指导课中的教学为例,在破解“在划分段落层次时,为什么要把第二解说能力是文体阅读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部分的第节划为一层呢?”的阅读练习题时,教师可以让能的考查。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的基本技能、广泛的课外积累,学生先辨识每段的表达方式,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议论,不仅高是答题的重要基础,这类题目的训练分以下几个方面:

度评价了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的思想(一)解释词语感情,此处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因而可以分为解释词语含理解词语的词汇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应结合语层。言环境理解特殊词语的意义,要避免望文生义。

一一。思路分析即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包括文章线索、记叙顺序(顺。

叙、倒叙、插叙、补叙……)等。解答时可抓住中心句与关键词。对于寻找线索的题可看文中是否有时间的推移,是否有地点的转换,是否有感情的变化,是否有某人、某事、某物的反复出现。

其间特别要辨识明暗双线,如人物是明线,感情是暗线,彼此交织,齐头并进,要答题准确,就不能顾此失彼。

以《藤野先生》(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的教学为例,课堂有一环节,教师**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任务。其中有个题目是: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

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听读后,教师以思路分析方法来指导,学生经讨论后便明确: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线索有两条: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理解句、段的地位和作用。

句,是指中心句、支撑句、结论句、过渡句、点题句等等;段,是指强调段、过渡段等,还包括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总分等等。解答有关题目时,要瞻前顾后,看前后内容是否有先总后分、承上启下、同语反复等关联,看前后形式是否有合并、交叉、独立等区别。

以《秋天的怀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要通读全文,找出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分析、讨论,便较容易得出答案:

1.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2.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3.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四)辨识与理解表现手法。

辨识与理解表现手法,即要求学生掌握伏笔与照应、对比与烘托、抑扬与悬念、曲笔与虚笔以及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表达技巧的形式与作用。解此类题目时要让学生注意表现手法在语言内容和结构形式上的特征。如前言必搭后语是照应,因有“应”,所以效果是严密完整。

如写正必写反是对比,因有“比”,所以作用是突。

015年第4期课,{-语丈。

以**市长》(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8课)的教吸烟喝酒等事(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从8一l2

学为例,精读“齐仰之:你们真的要办药厂!”—**:我的。

身上倒有不少碱性,你我碰在一起,不就中和了。”回答下列问题:语段中“化学”“碱性…中和”是什么意思?

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特殊词语的意义,经思考便易于得出答案:“化学”比喻社会变化之学,改变、转移人心;“碱性”比喻**关心国计民生,尊重科学;“中和”比喻政治需要科学,科学必须为政治服务,政治与化学中和。

二)说明原因。解释原理与评说人物。

这些是解说类阅读题的难点。解这类题目,教师应让学生注意加强对文章进行充分的整体感知、重要文段的反复精读、关键语句的反复研读;要善于抓住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隐含信息;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揣摩,选取最佳角度;有时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分析不能架空,语言力求简洁,关键信息务必明确。

以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设计问题: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长妈妈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性格特征。

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经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则易于归纳:

.3—段: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夏天的睡态:不拘小节粗俗。

.6—既她懂得许多规矩,教给我很多道理:迷信善良真诚。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

一年到头,顺顺溜溜。教给“我”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爱护。

.13段: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愚昧无知和淳朴。

总结为: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概括:退佃搬家,送我读书,给我慰勉,坚持劳动(坚强、深。

明大义,同情、理解、支持革命)。

.对个性化表达的概括能力考查。解这类题目,联想、想象。

的空间非常大。如《老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一艾,“题目: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其实生活中我们每火都会到像老王那样的人,你能说说印象深刻的有哪些吗?

(比如:蛾ih美容师——环卫工人)教师指导学生在回答这类题时,要结俞文章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联系生活实际,方能使学生进行简沾fji晰的表达。

四、品析能力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强化学生品析能力的培养,并l仃针对地加强对品析能力类阅读题解题技巧的指导。

.强化对词、句,段常见表达作用的归类。文段叶i的总领 、中心旬、过渡句线索句、呼应句、主旨旬等都有其特点干¨不自表达作用;总起段、过渡段、主旨段等在文中有明确的标志和小川表达作用。这些都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归类。

将词、句、段作刚的。

解和全文结构构思以及作者的表达意图、思想感情等结合起来考虑进行解题。只有这样,学生在答题时才能做个“明白人”。教师要求学生在解答时必须强化一种认识:

那就是文段的每一个侧、钓、段,无不是为文章的“主体”(人、事、物、景、情)和文章的“

题”服务的。

.掌握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是答题中对文段整体或局部们表达方式做准确判断的基础和保证。对解答某种表达方式表达作川的问题,必须指导学生从文段的体裁、内容、主题等角度考虑。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就有总领、过渡、点题等多种作f}j颓认辨析。

如《白杨礼赞》(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史: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此处有点题、总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两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

“这就。

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两段。

三、概括能力类阅读题的解题方法指导。

破。训练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都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且前后呼应。第9段:“…我要高货。

指导这类题目的解答,要分辨各种文体,从文体特点上进行突美白杨树!”此处总结全文。

.对品味语言,赏析美点等难度较大的品析类阅读题,指。

秋天的导学生在答题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注意从各种语言现象。

中发现带共性的语言特征,如多成语、多叠词、多短旬、多拟人、多总分段、多对比等;(2要注意精心选择赏析的角度;(3要注意对赏析的合理表达,讲究赏析语言句式的选用,采用有创意的。

表述等。以上四大类方法是笔者从阅读题解题方法指导教学过程t的体归纳。总而言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学生天生就具备的,它蛰通过科学、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

而通过以e这些较有系统性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题解题训练,相信会比那些带盲l_f性、随意性的教学更具可行性和有效性。

.考查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能力也就是概括能力。

怀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的教学为例,设问题为: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教师指导学生从头到尾认真研读课文,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述。

学生如能纵观全文,深入感知,就可以较为轻易地得出答案:“秋天”二字不能去掉,因为:(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2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3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突出对文章的首尾句、中心句、关键旬、意蕴丰富的文段等方面概括能力的考查,教师在解题指导时,还应要求学生必须反复品味和揣摩,准确把握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要善于联系文章的主旨来进行高度概括。

以回忆我的母亲(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的教学为例,设问题为:自学课文2—1节,文章写了哪些方面的事情?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性格特征和哪些优秀品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寻找中心句、相关文段,可以概括出答案:从2—7节可概括:

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养蚕、挑水,用桐子榨油点灯,亲手纺线织布,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不许“我们”

版社.202】余映潮.怎样学语文[mi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00

3】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文.19中国语。

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