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学设计

发布 2019-08-18 12:11:35 阅读 3545

1 学习需要的分析。

1.1 学习内容的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涉及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本节教学以第六章《遗传变异》中的遗传学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八章中生物与环境的学习设下伏笔,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

1.2 学习者的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的由来”一节面向的是高二学生,对其简要分析如下:

a:认知特点:处于高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接受知识快,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需要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理论和进化论观点。

b: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初步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但学生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尚欠系统的理解。

同时,在第六章中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殖等知识,为学习生物的进化作了知识准备;此外,这一阶段学生对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为学习的展开作为情感铺垫。

1.3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的学习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到,本节课的焦点在于使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论形成一个整体概念,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学习者的分析又可以发现,初中已接触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但学生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善欠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理论并要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综合分析得: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b: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倾向于认为科学知识是神圣的,所以,很难科学、正确的看待科学成就的局限性,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2.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标准具体内容标准中,“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属于知识性目标,认知层次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进化现象作出解释和推理,能够收集整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信息。“**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属于情感性目标,教学要求为经历感受水平,要求学生能够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三个维度相应的目标如下:

2.1 知识目标。

a: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b: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c:用自己的话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2.2 情感,态度价值观。

a: 阐述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b:体验进化论本身的发展,从而感受科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c: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3 能力目标。

a: 自主学习并参与讨论有关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

b: 积极参与模拟自然选择的活动,形成对自然选择过程的感性认识;

c: 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学策略的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课为突破重难点,采取学生**,讨论,活动,教师讲授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分析,判断,归纳的能力;培养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欲望和探索合作的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原有知识去主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有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而且在生活体验中有形成一定的进化观点,比如神创论,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等。尤其是拉马克的观念在学生中相当普遍。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如何解决好学生观念转变的问题。因此,我尝试在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中概念转变原理来转变学生原有错误观念从而形成正确认知,具体如下:

首先,通过设置精细加工的问题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给学生表达原有观点的机会;

然后,通过讨论及具体事例挑战这些观点,使学生感到原有观点的不正确性,继而给出正确的理论合理的解释生物的进化;

最后,用新的理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4 教学**的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的特性,对教学**做如下设计:

表1 “现代生物进化的由来”一节的教学**设计。

5 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结合课本学习打印资料,初步了解拉马克和达尔文的生平历史及主要观点。为课堂讨论学习做准备。

表2 “现代生物进化的由来”一节的教学过程设计。

6 教学评价的设计。

6.1 形成性评价。

在学生分组讨论和模拟活动的时候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运用检核表做好记录。

6.2 总结性评价。

结合本节内容精心挑选典型习题,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得以迁移运用,起到再次巩固的效果。在最后五分钟让学生做随堂练习,及时巩固,及时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