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余世维《有效沟通》心得体会

发布 2019-05-19 09:22:35 阅读 6597

观余世维《管理者的有效沟通》观后感。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而沟通则是获取信息最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沟通也是我们一直都在实践和探索的生存方式,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沟通,与人交流。

沟通涉及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人与人的沟通、人与企业的沟通、企业与企业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坦诚相待”,大家要站在同一个平台和心态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那么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了余世维教授的《管理者的有效沟通》**讲座,或许对我们有很大帮助。余教授的讲座,让我们结合实际生活、工作,站在不同角度,全方位的考虑,运用个别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为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真实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把我们带入一个心与心相交流的氛围与境界。

余教授就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沟通的目的和要素、沟通的方向和角度、突破沟通障碍三大方面阐述了有效沟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尽管余教授的讲座面向的大多为公司管理阶层,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有效沟通的知识精华。

余教授在讲座中讲到沟通的三要素时引用了培根的一句名言——“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 在实际沟通中,彼此认同是一种可以直达心灵的技巧,同时又是沟通的动机之一。那么和蔼可亲的态度就是达到沟通目的的前提,如果你的态度恶劣,行为举止不正常,想必很少有人会主动跟你沟通,更谈不上彼此认同了。余教授讲到沟通的三要素时,首先提出:

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不对,那么他的嘴就是像弹簧一样也没有用,就是把话说的像蜜一样甜,恐怕也达不到沟通的最终目的。在平时做事做人过程中,我们心中所思所想往往会反映在行动上,而此时的言语或是行为通常也是心中所思所想的外在表现。

并且谈及到沟通心态时,余教授点明我们不能具备的三种沟通心态:自私、自我和自大。自私到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对别人冷眼相对,不知道关心身边其他人。

当然也不能太自我,总感觉别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眼中只有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都会变得消极、孤独。最后一点,不能“夜郎自大”,不管发生什么事,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就是答案,听不进别人的一言一语。当你涉及到某方面的不是自己专业或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时,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听一听专业人士给出的忠告或者建议,或许这样会让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人一旦自私、自我、自大起来,就很难与别人沟通。

中国联通有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这里的“心”可能就是指一个人的心态。

人与人的沟通就是从心开始的。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处处都需要我们沟通、交流。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信息传递给别人,还要通过沟通、交流去解读他人的思想、情感和信息。

以一种“坦诚相见”的心态去沟通,那会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微笑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等等,类似这样的话有好多,都是在提醒着我们,沟通要有好的心态,有了好的心态,就是沟通成功的前提。这种好心态的沟通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和生活中获得满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链接。

我们做的是服务行业,这种好心态的沟通贯穿于平时的工作中,影响着我们跟客户、同事的交流。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客户时,我们是笑脸相迎?还是爱答不理?

可能这最初见面的印象会影响着接下来的沟通,甚至会影响到最后业务的成交与否。曾经听过一句话“用心做服务”,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所接待的每一个客户,去关心客户所能关心到的问题,去想客户可能会着急要问的问题,运用自己知道的专业及非专业知识为他们答疑解惑,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去想问题,让彼此做到坦诚相见,对我们产生一种信任感。在接下来的沟通中,交流就会很融洽,为业务的洽谈助一臂之力。

所以,当我们能够与人为善,不自私自利,不处处想着表现自我,而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一种好的心态多为他人考虑,关心他人的需求,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秉持着一颗真诚之心与他人交往时,那么,与他人的沟通便打开了一扇窗。

余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并指出克服障碍的方法。当我们打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交流时,或许还是会碰壁,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交流顺畅,那此时,我们遇到了就是沟通中存在的障碍。沟通中存在很多障碍,包括沟通的个人障碍及组织障碍。

就像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是可怕的,怎样解决困难才是重要的,那么对于沟通也一样,存在的障碍我们不要畏惧,怎么去克服沟通中的障碍,让彼此的沟通变得顺畅才是重点。

克服沟通中的障碍,我们首先要利用反馈,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回报”,这个“回报”并不是指报答,而是回头报告的意思。当然,利用反馈不单是指,我们交代人家办的事,要求他们回报;同样,别人交代我们办的事,在我们没听清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问清楚,事情在办完之后,也要向人家报告,让对方对自己办事的速度和效率给予肯定,以后有什么事情仍然可以放心交给我们去做。其次,克服沟通障碍,我们要简化语言;简化语言就是说话要有重点,并且要善于用比喻。

当我们与客户在交流时,并不是我们说的越多对沟通越有利,我们要抓住客户要了解的重点,知道客户此行的目的和意图。一个人的注意力只有几十分钟,如果在短暂的时间之内没有抓住客户的心理和注意力,那么在接下来的沟通中,即使业务员介绍的再多,也只能到达事倍功半的效果。最后,克服沟通障碍,我们要主动倾听。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句话“记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轻易的叫出来,等于给别人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在这里强调了主动倾听的重要性。就像上帝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希望我们多听别人讲话。在公开交流的场合,并不是我们讲的越多,越容易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只有用心去倾听别人的谈话,思考他们的谈话,才会从他们的话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沟通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才能学会更好的沟通。聆听别人的讲话,我们会从中总结出他们谈话的技巧并运用到自己以后的沟通交流中,学以致用。

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沟通就没有工作的效能。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需要与人沟通;产生矛盾,需要与人沟通。而有效的沟通,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轻松,会让复杂问题变的简单。

沟通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在平时的工作和实践中不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也许眼前的我们并不是一个善于沟通的高手,但是,只要我们拥有良好的心态,善于运用沟通中存在的技巧,克服沟通中存在的障碍,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那么,做到有效沟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也绝非难事,让有效沟通融洽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有效沟通心得体会

余世维 有效沟通 心得。戴尔 卡耐基说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用现代方式表达出圣经中 欲人施于己者,必先施于人 的金科玉律。人与人之间沟通起来也许不是很难,但要做到有效的沟通就比较难。沟通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成功,这其中的沟通起着非常重...

学习《有效沟通》心得体会

樊丽娟 上周四晚上,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学人员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师德培训活动。我们认真 了余世维博士的 有效沟通 学习光盘,聆听了余博士关于沟通艺术的精彩诠释片段。有效沟通管理艺术为我们学校的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这将对以后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迪与帮助。正如余博士所讲的,21世纪是一个充...

《有效沟通与团队协作》心得体会

有效沟通与团队协作 心得体会公司精心为我们准备的 有效沟通与团队协作 培训课程上,我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沟通的技巧 了解了沟通的类型 沟通的方式方法 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为我们在平时工作中遇见的困惑指明了问题的所在,让我们受益匪浅。其实,说起沟通,我们大家肯定都不以为然。肯定认为我们每个...

余世维经典语录

领导是不会错,如果领导有错那是我看错!如果不是我看错,那肯定是我的错,总之领导没有错。这句话不会错。思想 触动 行为 习惯 文化。有了思想才会产生触动,有了触动才会成为一种行为,长久的行为就是一种习惯,很多很多的习惯才会有一点点文化。四流企业杀 三流企业搞服务,二流企业拼品牌,一流企业定规格!真正做...

学习《有效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观课的真正意义。首先,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观课时我们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后,可以坐在学生的旁边,了解学生的认知策略,合作意识,性格特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我们的观课的目的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的 三有 有效果 有效用 有效率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我个人以为,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 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了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主体的主动发展。它包含有三个含义 有效果 是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结果是否达...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整个亳州地区又都开展网上继续教育课程,对于这样的学习机会我很珍惜。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对教学的 有效性 有了进一步思考。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一种动态的过程,一种注重全面发展的结果。实际教学中,只要学生没有取得 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就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那么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首...

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第三 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 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 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