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峡大桥1块首件施工总结

发布 2019-05-20 23:08:55 阅读 3242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

江津至綦江段。

金银峡綦江大桥。

z4墩1#块悬臂浇筑首件施工总结。

编制。复核。

审核。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

二o一四年四月。

目录。一、工程概况 3

二、1#块悬臂浇筑首件工程施工目的 3

三、施工工期及资源配置 4

四、1#块施工工艺 5

4.1挂篮安装 5

4.2挂篮预压 7

4.3钢筋工程 10

4.4预应力管道安装 11

4.5砼工程 11

4.6预应力工程 12

4.7悬臂施工标高控制 16

五、施工总结 19

金银峡綦江大桥z4墩1#块悬臂浇筑首件施工总结。

为保证金银峡大桥上部悬臂浇筑的顺利施工,我分部选择在金银峡z4墩1#块作为金银峡大桥上部现浇连续箱梁悬臂浇筑的首件工程,用于指导后续的上部结构现浇连续箱梁悬臂浇筑的施工。我分部在总监办、驻地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在分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4年4月12日,完成了1#块的混凝土浇筑,获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及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现浇箱梁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金银峡綦江大桥位于重庆三环高速公路贾嗣隧道的出口,跨越s311省道,綦江河,在皮罗西处与主线路基相接。

金银峡大桥采用分幅设置:全长440m。跨径组合为:

3×30(简支t梁)+72+130+72(连续刚构)+2×30(先简支后连续t梁)。连续刚构桥面横向坡度为2%,纵向坡度由3#墩至6#墩为-1.6%。

金银峡大桥主桥上部结构箱梁根部梁高8.07m,跨中梁高3.07m,顶板厚30cm,底板厚从跨中至根部由32cm变化为60cm,腹板从跨中至根部分两段采用70cm、50cm两种厚度,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按2.

0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横向宽11.75m,箱底宽7m,翼缘悬臂长2.

375m。箱梁0号节段长10m(包括墩两侧各外伸1.5),每个“t”构纵向划分为15个梁段,从根部至端部分别为8×3.

5m,7×4.4m,累计悬臂总长58.8m。

1##梁段采用挂蓝悬臂浇筑施工,全桥两幅共有6个合拢段,合拢段长度均为2.4m,边跨现浇段长5.25m。

最大块件重量为193.99吨。

1、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

2、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人员组合;

3、确定合理的施工周期;

4、本首件工程的施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用于指导金银峡大桥1-15#块悬臂浇筑的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1、施工工期。

金银峡z4墩1#块混凝土数量为150mc55砼,一次性对称浇筑完成。2014年3月11日开始挂篮安装,2014年4月6日开始钢筋安装,于2014年4月12日进行混凝土浇筑。1#块顶距地面较高,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

2、资源配置。

1)劳动力配置。

2)主要机械设备。

1、轨道安装。

1)放出挂篮行走轨道轴线,安装轨道轨枕(轨道垫梁下用水泥砂浆找平)、行走轨道(精确设置一组中两根轨道间距及两组轨道间距,确保主桁的间距),并操平垫实。 严格控制轨道间的中心距与图纸一致。轨道安装要顺直,轨道顶面要保持水平,轨道的高差不大于5mm。

2)轨道的锚固。

采用预埋锚固轨道的精轧螺纹钢筋孔,每0.5米设置锚点一个,螺母拧紧的力矩要求。

2、主桁安装。

1)主桁后勾板和前支座。

主桁后勾板和前支座使其分别座落在轨道合适的位置处,同时设置临时后支座、临时前钢支座(协助主桁安装,亦可使用轨枕代替)。安装在同一轨道上的两片吊挂滚轮需用拉杆对拉,连成一个整体。

2)安装菱形桁架。

菱形桁架为整体桁架,以轨道为基准放出主桁安装轴线及平面位置,调整好挂篮滑座位置。单片菱形逐一对位安装后,用1吨倒链葫芦将单片桁片左右固位,锚好后锚,在后安装另一片菱形桁片,锚好后锚,复核两个桁架的垂直度,连接横向联接,完成主桁架的安装。

3、横梁及底模板安装。

1)吊装底模架及底模板。

先将底模前后横梁用塔吊吊装连接在吊杆或吊带上,安装平稳,然后安装纵横梁,纵横梁安装完成后调整至设计标高,然后进行底模板的铺装,底模板用塔吊单块吊装,逐块安装平整。

2)吊装内模架走行梁,并安装好后吊杆(0#段顶板上预留孔),前吊采用钢吊带、螺杆或精轧螺纹钢筋,钢绳和倒链用于调整模板标高。由于箱梁0#块有横隔梁,走行梁只能将多余的部分伸到箱梁外面,因此必须向后调整走行梁的前吊点的位置。

4、安装外侧模板。

用塔吊提升侧模。提升到位后临时放在底篮的外侧临时纵梁上、临时固定,穿好导(滑)梁、导梁水平穿插在侧模板上;导梁前端吊在前承重桁架上,导梁后端吊在箱梁上。后端有两只吊具(滚动吊具、承重吊具),承重吊具安装在前、滚动吊具安装在后。

侧模整体地悬吊在外滑梁上。

说明:侧模板在0#块上不拆到地面时,插入外导(滑)梁,前端用吊杆吊在前上桁架上,后端吊挂在箱梁上(箱梁翼板上要预留孔、预留位置要准确),在导梁上拉动侧模板前移到挂篮位置。]

临时安装外侧模时,底篮外模桁架的下方需铺设临时纵梁或侧平台以临时固定外侧模。导梁滑架(滚动滑架、承重滑架)要先穿入。

吊杆穿过导梁在下端用垫板螺帽连接,吊杆螺母下至少留有10cm以保安全。

5、安装内模模板。

同样方法安装顶板的内模导梁、模板。

调整底模及侧模的标高和轴线,用对拉杆将外侧模和内模对拉、外侧模与底模用螺栓连接(侧模现场吹孔与底模纵向法兰连接),完成挂篮拼装。

6、调整立模标高。

通过预压测算挂篮弹性及非弹性变形值,根据桥梁监控单位通过计算及实时监控提供的数据进行立模标高调整,务必保证在灌砼前一次性调整到位。底模的标高通过前上横梁上的千斤顶调整;外模和内模的标高通过内外模走行梁前端的倒链调整,调整到位后将前吊带锁定。

模板安装后,必须经过测量员、技术负责人和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保证构件几何尺寸、坐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1) 表面平整度:3mm

2) 模板侧向弯曲:4/1500mm

3) 两模板内侧宽度:+10mm,-5mm

4) 相邻两模板错台1mm

1、预压目的。

由于挂篮的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及杆件连接缝隙、紧固程度等原因,在荷载的作用下挂篮产生较大的变形,标高发生变化,不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在浇筑箱梁砼前须对挂篮进行预压,来确定挂篮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及变形规律,确定弹性变形量和非弹性变形量,为线形控制提供实际依据。

2、荷载试验材料。

采用成捆的钢绞线作为堆载材料。

3、预压方法。

挂篮系统拼装完成验收合格后对其进行预压。

挂篮预压重量为1#块钢筋混凝土重量×1.2倍的安全系数。

预压材料选用成捆钢绞线预压。压重前先在底模板主要受力位置上布设观测点,并测量其标高和平面位置,压重的先后顺序按照混凝土的浇注顺序进行,先浇注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注的部位后压重,按荷载总重的0→50%→80%→100%→120%→0进行逐级加载及卸载,并同时测得各级荷载下测点的变形值,加载时挂篮两边要对称堆载,两边不平衡重不得超过10t。

挂篮预压荷载全部加载完毕后再次观测数据并记录,然后按照6h、12h、24h观测3次,相隔24小时的预压沉降量观测平均值相差不大于1mm,认为挂篮预压已达稳定,可以卸载,卸载后再次测量标高,根据加载前和卸载后的标高计算挂篮的变形量,作为预拱度设置的依据。

4、加载布置。

挂篮承受整个1#块钢筋混凝土重量,1#块截面如下图所示,预压分别考虑腹板、顶底板荷载及翼缘板荷载。

a区域堆载计算:

a区域荷载为顶底板及腹板重量,混凝土方量为75-(0.75+0.2)*2.

375*3.5=67.1m,钢筋混凝土比重2.

7t/m3,则a区堆载钢绞线:ga=1.2×67.

1×2.7=217t

b区域为翼缘板重量,混凝土方量为(0.75+0.2)*2.375*3.5=7.9m gb=1.2×7.9×2.7=25t。

每捆钢绞线重约2.9t,尺寸为直径1.35m高0.

75m,则 a区堆载钢筋数量为217/2.9=75捆,横向4排,纵向3排,腹板处堆载9层,底板处堆载5层。b区每侧堆载钢筋数量为25/2.

9/2=5捆,每层3捆,共计2层。挂篮预压堆载示意图如下所示:

5、测点布置。

测点布置要求纵横向每2米设置一个测点,关键断面如下横梁端头l/2、l/4、l/8等处也需设置测点。

6、堆载预压。

1)、根据测点布置要求,铺设好底模板后在底模板上用油漆标志以做测量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