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课堂生成阶段小结

发布 2019-06-07 23:49:55 阅读 5864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课堂生成阶段小结

语文课题组叶汇琴。

新课程标准强调: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教学是人的活动,因而教学应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它不应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电脑程序”,而应该是师生共创奇迹、互相激发、唤醒各自的沉睡潜能的时空;它不是由教师事先编织好的精美的“鸟笼”,而应该是一片平等、民主、开放、愉悦的广阔天空,只有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不断地创造美、生成美的课堂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

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有人会说:这样的课堂只能是一种理想,让我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理想课堂的概念,也让我们找到了实现理想的方法。

一、善于捕捉生成亮点。

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对课堂生成的种种例举,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课堂的动态生成,她说“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

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也许,还可以再列出一百个这样的问题,但却不可能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

” 这告诉我们,动态生成并不神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能使他们振作,这是动态生成;当学生过度兴奋时,能使他们归于平静,这也是动态生成;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给以启迪,这还是动态生成……

课堂动态生成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而且是方法,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它包括人的认知、情感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中,不止是经历着认知的发展,他的整个身心、整个生命都在经历一次全新的发展。

这种发展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发展,是在课堂互动、教学交往中的发展,是在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中生成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生成既有预料中的,也一定会有预料外的,两方面都存在,必须全面认识。其实,任何节外生枝的教学现象都是正常的,都可能发生在课堂上。实际上,我们很难预料的都是一些学生提出、或暴露的具体的问题,教师的智慧恰恰在于凭借自身的教学底蕴及时进行教学诊断,并灵活地处理这一个个的“节外生枝”,使之成为这些学生发展(甚至是全体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

二、善于运用生成亮点。

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小学语文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使课堂焕发无限的魅力。

一)善听,及时抓住课堂生成资源。

课堂上的亮点,源于学生精彩的生成。课堂上一次无意识的倾听,往往能使教学得以升华,课堂上生机勃勃的一面应该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的课堂应该随着学生的状态而不断的调整、改进,或放大、或搁置、或缩小处理。有利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放大处理。

如教《火烧云》,“火烧云像什么?”很多同学说像“斑马、犀牛……”说的都是动物,有个同学说,像白色的大被窝!都是想象,好象没有多大区别,其实两者有着天壤之别,前者是模仿,是模仿课文想象的想象,后者是创新,是创造性的想象,老师应该做放大处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这么引导:

“刚才很多同学说的都是动物,是模仿课文说的。能模仿可以想象,很好;离开模仿课文,发挥创造性想象,更好。好象这位同学,把火烧云想象成白色的大被窝,就不是想成动物,大家再想想,火烧云像什么?

”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能从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去想象。

二)弹性,提供生成的沃土。

1、空间可以伸缩。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觉间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教师在课堂上还有什么激情、灵感可言?

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2、目标可以调整。

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驾驶员出行会有一定的计划,但无法做到详尽和周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情况,如塞车、红绿灯等等,针对具体情况,驾驶员会灵活地采取应对措施,或改道或调整目标。

同样,课堂教学也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标准,不是看预设目标是否达成,而是看是否即时生成了目标。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的最后一段,不论是语言还是意境,都很美。

学生朗读时很投入,充满激情,充满憧憬。赞扬一番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

读着读着,学生的声音轻了,乱了,语气也变得无可奈何——我见同学们读得如此深情,忽然来了灵感,就对原文做了个小手术:

…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难看的影子,灰色的羽毛,粗短的脖子,丑极了。啊,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原来我真是只丑小鸭啊!

丑小鸭还是丑小鸭,没有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呆住了,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他们的情绪从峰顶跌入低谷,教室里一片寂静。

是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相貌确实有美丑之分,而且无法选择。怎样让孩子们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呢?这对生活在蜜水里而又集“几代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实实在在是一个难题。

但是沉默之后终于迎来了爆发。一两分钟后,有人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

丑小鸭一定很伤心,它会找个没有人的地方躲起来”——丑小鸭不会这么不中用吧?

不对,丑小鸭不可能这样孤零零地生活一辈子的。”—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

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看,他也是想过快乐美好的生活的。”—你读书真认真!

美不美不光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只要丑小鸭用辛勤的劳动为别人带来方便,他就会觉得快乐,别人也会喜欢他。”—真会动脑筋,搬出学过的知识来讨论…… 学生的情绪又一次高涨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再次变得热烈非凡——“深情”引发“生成”,“生成” 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就缘自于魅力无限的“动态生成”。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奇迹将在“深情”与“生成”中诞生。

目标的调整,即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随机采取应对措施,调整目标的水平。当然,目标的水平也可以降低。如本来预设目标是: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堂学情发现学生们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上有困难,就要果断降低目标水平,将“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目标水平置后。

3、环节可以增补。

课堂千变万化,有着较强的偶然性和不可**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就要作出灵活的反应,适当增补教学环节。

教学需要机智,这种机智需要教师对学生、对文本具有高度的敏感,能及时捕捉课堂上生动的细节,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课堂生成。课堂之生成,纷繁复杂;让课堂因生成而灵动的策略,林林总总,无法一一列举。只要教师坚持用生命去诠释语文,用生命去呵护学生,课堂便会充满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