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地层描述

发布 2019-07-02 21:10:55 阅读 2699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 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

1、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

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

40~2.00m。

2、 冲洪积层(q4al+p1)

1) 粉质粘土。

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1~3.5m。

2) 含角砾粉质粘土。

褐灰色,可塑,稍湿。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4.00mm,含量约15~20%。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 角砾。

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含约15~25%的细粒土。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 碎石土。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 细砂。

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5m 。

6) 含卵石粉土。

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

卵石含量约为15~40%,粉土”含量约占40~60%。该层主要分布于卵石层之上或夹于卵石、粉土层中,层厚为1.3~5.

8m。7) 卵石。

灰、灰黄色,稍湿~湿,一般粒径2~4cm,部分卵石粒径达8cm以上,分选性较差,级配不良,卵石多呈次棱-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卵石含量约占50~60%,砾石含量约占20~30%,充填物主要为砂和粘性土。该层分布于粉土层之下或夹于粉土层中,厚度不均匀。

根据其密实度划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类。

3、 崩坡积层(q4col+del)

崩坡积物(q4col+del):为陡崖崩积堆积产物,物质组成主要为粘性土混杂碎石或碎块石土,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1:3,层厚一般为0.8~4.0m。

4、 残坡积层(q4dl+el)

残坡积物(q4dl+el):棕红、松散,为砂岩和泥岩风化堆积产物,由上往下颗粒逐渐变粗,分选性差,物质组成主要为粘性土混杂碎石或碎块石土,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2:1,厚度变化大,层厚一般为0.

5~0m。

5、 滑坡堆积层(q4del)

滑坡堆积物(q4del):物质组成主要为粘土亚粘土混杂紫红色泥岩碎石和泥质砂岩碎石,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1:2,层厚一般为1.00m。

6、 泥石流堆积层(q4sef)

物质组成主要为块碎石土,块碎石棱角分明,结构稍密~中密,土石比约1:3,层厚一般为0.5~3.0mm。

7、 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

1) 含碎石粉质粘土。

褐灰~褐黑色,稍湿。含约15~25%的碎石,碎石粒径2~6cm。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分布形态主要以透镜体分布于该层中。

2) 碎石。

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8cm,含少量块石,局部块石粒径达15cm以上,碎石含量45~65%,充填20~30%的粉质粘土。根据密实程度,将其分为松散碎石、稍密碎石、中密碎石三个亚层。

8、 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

评估区出露基岩为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钙质砂岩板岩和灰岩以及石炭系岷河组(c2mh)生物碎屑灰岩和含燧石灰岩夹砾灰岩,岩层产状190°∠55°,薄~中厚层状构造,岩性较单一,风化强烈,裂隙较发育,工程地质岩组属于半坚硬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