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情况总结

发布 2019-07-24 02:51:15 阅读 4724

1、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工程素养,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本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并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本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掌握数学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了解仪器仪表、微电子学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法规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翻译能力;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3、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013年和2014年分别修订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着重注意了以下几点。

构建了统一的学科专业平台。采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结合市场需求,兼顾基础和前沿技术,各专业及方向区分度高。教学计划安排采用3.2+0.8模式。

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四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资源,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自主创新实践环节,构建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的能力培养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增加了专业课程群的综合项目实训,强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开展“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施企业参与的课程设计、综合项目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

经过二次修订,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工程化培养特色,方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二、师资队伍建设进展。

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围绕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培养与引进,建设一支教学和科研并重、专业结构合理、团队合作精神强的中青年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有:

加大本专业人才引进力度,积极、稳妥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注重引进高层次教学人才和具有企业开发与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

加强教师的在职培养与提高。对教师实行分类分层次培养。培养学科突出人才;支持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按学科发展要求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师资队伍的博士比重;注重“教学名师”的培育。

进一步深化青年教师培养。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安排青年教师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研究等工作,扶持他们成长。

通过企业工程师进校园、青年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进行 “双能”结构教师建设。

从表1、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经过近四年的建设,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已接近规划目标。现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师资队伍,师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层次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强,且拥有工程师背景的“双能型”教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名,其中副教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68.

7%以上,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68.7%,教师队伍专业背景、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较合理,发展趋势良好。

表1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表2 现阶段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统计。

三、专业规模情况。

根据未来几年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师资条件,2011至2014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逐年招生人数稳定在90至110人左右, 截至2014年9月,本专业在校人数达到383人,超过了2010年350人的规划数据。

表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生数统计。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生师比为18.7:1。

四、教学条件建设进展。

实验室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在系领导的带领下,组织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制定了实验室建设规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工科专业,所培养学生除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外,还要具备从事项目管理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依照建设目标,以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为主,兼顾专业课实验的需要,结合专业方向,注重专业原理,加强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现阶段,实验室建设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4 拟建设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平台。

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核心,培养学生基础应用能力;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以学科竞赛和科研实践为手段,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大力推进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各项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五、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成效。

1、课程建设措施。

开展教学研讨。每年召开一次系教学研讨会,对课程建设过程**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大的省视。各教研室每双周开展教研活动,对课程建设进行研讨。

编写和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课程设计大纲。经过教研室多次讨论与修订,使课程各类大纲能够满足和指导课程教学的开展。

建立课程评估制度。在学期初,任课教师提交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表(教学日历、实验计划),经教研室讨论后实施。在期中,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对每门课程进行中期教学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学期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对课程教学状况进行调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请院教学督导组对部分教师进行随机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

建立每门课程建设规划。确定课程建设负责人,明确建设目标和最终建设成果。对条件成熟的课程积极申报院级重点课程,进而推荐申报省级精品课程,使这些课程纳入优秀课程的建设轨道。

重视课程实验教学。所有有实验的专业课程必须撰写实验教学计划表,要求有一定比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

建立激励机制。从资金上保证课程建设,对教材出版、撰写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成功申报各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教学研究立项等进行相应的奖励。

2、课程建设成效。

规范了教师教学过程。编写了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程设计大纲和课堂教学教案等教学文件;制作了教学用ppt,规范教师基本教学行为;精选大量典型的、针对性强的例题,减少教师教学过程中选择例题的盲目性,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提高;每次实验内容针对性,提高了实验课效率;对课程设计进行了方案设计,给出样例和参考课题,规范整个课程设计环节。

形成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教研室隔周开一次教研会议,讨论教育、教学、教改等方面的内容;系里每学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我系已经形成教学研讨工作的常态机制,教师的教学与教改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积极申报各级教研项目,积极撰发表教研**,本教研室参与校级以上教研立项教师的比例达到95%以上,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初有成效。已逐步形成了一批重点建设课程,包括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重点课程2门。全系90%以上的教师参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教学**、编写教材、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教研**等。

表5 省级精品课程、院级重点课程和系重点建设课程。

教材建设取得较好成果。组织编写一定数量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实践环节质量得以提高。编写了各课程实验教学计划表和实验指导书,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除了基础实验和选做实验外,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一些设计和研究性实验项目。

3、教材建设情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严格执行学院科学选用教材和评估制度,认真做好教材的选定工作,每一门课都参阅、比较多种教材,从中挑选出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本专业教材基本上从国家获奖教材、国家或省规划教材、经典权威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等中进行选择,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比例达到80%。所选教材理论系统、知识面大、内容新颖、突出先进性和发展性,能够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受到师生好评。

2010年以来,本专业教材建设取得较好成果。主编/参编规划教材8余部,其中主编的“微机原理与接**术”被列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系列教材,主编的“c++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课程设计”被确定为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他大都为面向应用系列规划教材。教材建设有效地保证了专业教学组织,同时也锻炼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批年青的骨干教师。

主编教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微机原理与接**术》、《c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及实验配套教材,被省内外高校广泛选用,得到学生和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