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般那法门初探

发布 2019-08-23 09:37:35 阅读 9326

從淨觀到息觀–安那般那法門初探。

蔡文熙。一、前言。

原始佛教的具體修法門中,安那般那法(即所謂的息觀)傳至今,仍是一種中庸妥適的修持入手處,顯密各教派分別以各種型態,加以吸納,成為修持佛法的入手法門之一。本文撰寫的目的,係以回歸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雜阿含經」為主,照「藏」、南傳「相應部」、「瑜伽師地」等有關經為旨趣,重塑息觀的原初面貌,並具體指出息觀所欲對治的修危機,以作為吾人修上的增上緣。

誠如「瑜伽師地」卷二七所言,有五種修習息觀的具體方式,分別為「算修習」、「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十勝修習」,其間,最為廣泛運用的是「算修習」,也就是所謂的息法,目前廣泛運用在接引初機的禪坐息法,或者淨土宗的十聲阿彌陀佛聖號之方道,基本上都脫胎自原始佛教的息觀修法門,為尊重「雜阿含經」、南傳「相應部」以及「藏」的專門用語,本文一以「安那般那息」,指稱息觀的修法門。

二、淨觀的修危機與安那般那息觀的提出。

安那般那息」的修旨趣為何﹖

根據「雜阿含經」第八一五經的簡要描述為:

有比丘修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斷覺想。」簡言之,修「安那般那息」係為斷除意浮動、雜重的修人而設的方法門,同樣的,貪欲心特重者,適宜修持淨觀,容發、瞋恨心重者,適合修慈心觀,我慢、驕傲心特重者,最好先修持無常觀,俾去除我執。

安那般那息」法門,在原始佛教的發展過程,原本只是對機而設的方法門,但是,如果我們對比「藏」與「雜阿含經」的經文後,會發現佛陀之所以慎重闡明「安那般那息」法門的特殊性,是因為當初提出淨觀修法時,部份比丘修法失當,僧團內即發生一件幸的自人悲劇,佛陀即提出「安那般那息」的修法,以取代淨觀修法可能帶的危機,並成為比丘戒中相當嚴肅的課題。

首先,佛陀當初提出淨觀,是為對治貪欲心重的修人而設的方法門,並大稱讚淨觀的功德,誠如「雜阿含經」第七四一經所述:

當修淨觀,多修習已,當得大果、大福。云何修淨觀,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是比丘淨觀俱覺分,依遠、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修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親、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淨觀原係三十七道品中七覺分的基礎工作,頗能獲得大的福報,應廣泛推展出去,成為基礎佛教的核心修法門。

過,根據「雜阿含經」第八0九經的記載,佛陀讚歎淨觀修的功德益後,有部。

份的比丘,「極厭身,或以刀自,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找巖自,或餘比丘」,僧團內部因為修習淨觀當機而引發自人的悲劇,其間,梵志子在魔天的讚歎人事件為一「未者,未脫者脫,未穌息者得穌息,未涅槃者得涅槃」的大功德為,梵志子遂在此種邪光的趨使下,誘引修息淨觀失機者,加以害,人多達十人之多。

佛陀係在布薩戒之日,發現比丘急速短少後,察覺淨觀修法的危機,即提出「安那般那息」的法門,取代淨觀。

此項僧團內部因為修習淨觀發生自人的悲劇事件,只「雜阿含經」、南傳「相應部」有所記載,「藏」中以肅嚴的態,加以面對。是「五分」、「摩訶僧祇」、「四分」等經典,均一致在四波夷法的戒中,特別舉出此項自人事件,作為比丘戒當中最為嚴重的戒之一,因此,修習「安那般那息」的法門為佛教內部主要的基礎法門,取代可能引發修危機的淨觀,這也是吾人反觀原始佛教修次第,應該加以注意的史事件,防止悲劇的再上演。

此後佛陀雖未全面禁止淨觀法門,然而「安那般那息」已取代淨觀,成為佛教內部修持的法門,同時,「安那般那息」也含攝原始佛教卅七道品(四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七等覺、八聖道),成為卅七道品的根本持修工作,誠如「雜阿含經」第八一0經所述:

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多修習已,能四處滿足,四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

三、重建「安那般那息」的息法門。

安那般那息」的息法門,在原始佛教中既然扮演如此核心的地位,以下將重塑「安那般那息」的法門面貌,讓吾人在修習有所依據。

首先是修習「安那般那息」的助緣,也就五法助緣:淨戒、少事務、飲食知、初後夜著睡眠、諸憒鬧空閒中。

所謂五法助緣,係根據「雜阿含經」第八0一經的記載,本經在巴文本文從缺,茲將此段經文引述如次:

有五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何等為五﹖住於淨戒波提木又儀,威儀、處具定,於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第一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次,比丘!

少欲、少事、少務,是名二法多所饒益,修習安那般那。

次,比丘!飲食知,多少得中,為飲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

次,比丘!**、後夜,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饒益,修安那般那。次,比丘!空閒中,諸憒鬧,是名五法多種饒益,修習安那般那。」

檢視上述五種助緣修法中,特別點出怖畏細罪,減少欲望但反對斷食,精進修但反對倒單,空閒中閉關修但反對澈底遠人群,可是修習「安那般那息」的中道助緣條件。

其次,應如何修習「安那般那息」法門﹖

是「藏」或「雜阿含經」,均對修習「安那般那息」法門,出具體的步驟,本文謹以「雜阿含經」第八0七經中一段最典型的描述,加以明:

我於此二月,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時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出息如實知;長,短;一身覺出息如實知;身休息入息如實知。乃至滅出息如實知。」檢視有關的經文,我們可以指出,原始佛教有關「安那般那息」的修法中,主要的修法精神,在於「如實知」出入息的生滅,出入息的長短、次、善、先出後入還是先入後出,是主要關的間焦點。

事實上,當我們如實觀照出入息的生滅,達到安那般那息修法的旨趣─斷覺想,此間雖然還有粗思維住與微細思維住的次第存在,但基本的旨趣與修法精神,仍是「如實知」出入息。

其次,將探討修習「安那般那息」與閉關的互動關係。

誠如前面提及修習「安那般那息」的五法助緣中,第八0一經提及「空閒中,諸憒鬧」,很容人想修習此項法門是否一樣要遠人群,甚至採取嚴格的閉關手段﹖誠如「雜阿含經」第八0三經中,描述佛陀僧團比丘修習「安那般那息」的一般情形為:

是比丘依聚、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缽,洗足已,或入中、閒房、樹下,或空地,端身正坐,繫面前,斷世貪愛,欲清淨。

本段經文描述原始僧團作息起居,相當平實中庸,並未刻意強調遠群眾,反而指出「依聚、城邑止住」,也未刻意要求修的場所,必須如何佈置,反而是無所住地「或入中、閒房、樹下,或空地」,這可是原始僧團修習「安那般那息」法門時的中庸態。至於釋迦牟尼佛自身修習「安那般那息」法門,根據「雜阿含經」的記載,佛陀曾採取為期二個月之久的閉關,以精進修習此項法門,俾從粗思維住提昇至微細思維住,證得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住的境界。

根據「雜阿含經」第八0七經的記載,佛陀為精進修習「安那般那息」法門,所採用的二個月閉關法則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往,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禪,無一比丘敢往者,唯除送食及布薩時。」

佛陀在精進修習過程中,只有在飲食與誦戒布薩二種情形下,才與比丘有所接觸,為期二個月之久,可是對有意精進閉關的修人,提供較為中庸的閉關之道,避免個人獨居長期閉關,忽戒的危機。

本文前面曾提及修持「安那般那息」法門時,須具備五種助緣─淨戒、少事務、飲食知、初後夜著睡眠、諸憒鬧空閒中,這是外部的助緣,根據「瑜伽師地」有關「雜阿含經」、「安那般那息」法門的後設分析,則提出「五種障礙法」,可是有意修習「安那般那息」人士,最值得警惕的內部修危機,經由外部五種助緣與內部五種障礙的對治,使得此項根本修習法門加圓熟。誠如「瑜伽師地」所云:「修習如是入、出息,爾時應知五障礙法:

一者,於其外緣,其心散;二者,入出息轉,有所艱難;三者,掉舉、作纏現在前;四者,惛沉、睡眠纏。

現在前;五者,與道俗共相雜住。如是五法,於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增長,當知一能為障礙。」

瑜伽師地」所展現的這五種障礙法,可是修習「安那般那息」的具體經驗之談;而本文開頭曾提及「瑜伽師地」主張的五種修習「安那般那息」法門,是將「安那般那息」予以全面性的開展與重構,成為唯學者以及相關的大乘人,修持的主要依據。

四、結語。當我們重新檢視「安那般那息」的原始面貌,再回顧禪宗的息法,淨土宗的持十聲佛號,密宗的善業觀想出入息,可是「安那般那息」修法,隨著佛教的開展而逐漸衍生出的方之道,當我們直接面對「安那般那息」的原始風貌,可以幫助我們從自己的根器中,抉擇出適合自己心性的方法門,必偏守一隅,坐井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