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幼儿园 教孩子画画的误区及破解法门

发布 2019-08-23 09:50:35 阅读 7327

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画画,画画就像**使用语言一样,是一种表达需求。对于孩子来说,自由的画画就是自由的表达,就是自在的成长,就像小树有向上生长的需要一样,是一种天然的需要。

如果孩子表现出对画画的反感和苦恼,那么很大可能是**的引导出了问题。儿童绘画心理学研究表明:从一岁到九岁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都与绘画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同时绘画是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家长们需要了解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并理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下面列出几个家长最容易犯的误区,看看你是不是也位列其中。

误区一常以老师自居。

其实从孩子心智发展上来讲这是不科学的。有的妈妈说:我不教他,他怎么会画啊?其实你要求的是像被画的事物,是整洁,但这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真的好。

儿童绘画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不同年龄的孩子认知、小肌肉运动、思维的发展是不同的。它要基于对所画东西的内心感受来体现在画纸上才有意义。通过自己好奇的眼睛的观察,通过五个基本感觉通道的体验形成了自己当下的认识和感受,然后把他头脑中所建构的事物再通过视觉、动觉的统合在画纸上呈现出来。

也许他画得不如你画得像,但是这个过程里他的运动能力、想像能力、观察能力、感受力、表现力,包括语言能力都因为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刺激而在提高。当你教画时,孩子反而失去了自己鲜活的思考力和表现力。

误区二干涉,纠正。

严格来说,干涉、纠正孩子如何画画属于第一个误区教画范畴的一种。当孩子在画一朵花的时候,家长们经常会纠正:不对不对,花儿应该是这样画的。

其实任何有生命力的绘画作品都是创造力的杰作。幼儿阶段正是右脑发育的高峰期,儿童在幼儿阶段大脑神经元细胞轴突、树突连接的数量高于**的。连毕加索也在儿童身上学习如何有创造力的画画,而许多**的绘画水平也只停留在十一二岁的样子。

因此,家长朋友们,就算你的绘画水平再高,也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毕竟,创造力是在生命之初的几年里种下的最为活跃的萌芽,让这些小萌芽长大开花才是至关重要的。

误区三填色画。

最近,电脑软件制作的填色画风靡一时,很多家长习惯让孩子给这些现成画涂上不同的颜色。研究发现,过早让孩子去画这种填色画,不但对孩子绘画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磨灭他通过绘画感受生活和情感的热情,影响他日后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因为这些填色画原本就不是孩子的作品,尤其是一些电脑软件制作的**图案,毫无生气,孩子在上面填色不过是一种形式的工作,不能表达孩子的任何想法,让孩子涂色,并且不涂出边界对七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想练习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完全可以带孩子玩儿一些穿扣子啊,折纸啊,剪纸啊这样的活动,填色画弊大于利,希望能给家长们以警醒。

误区四怕脏。

现代小家庭教养,常常对孩子过度保护和干涉,孩子该用勺用筷子了,怕孩子吃不饱又弄得哪都是,于是说:来,我喂你吧;衣服穿得慢:来,我帮你穿。

同样,为了孩子的画面保持整洁,你让他涂在框里,为了衣裤的干净整洁,你让他不许把颜料弄在衣上。殊不知,孩子有孩子的内在秩序,有他发展能力的阶段,满心疼爱地替代他做事时,你正在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同时孩子会形成依赖心和无力感。

在泥土、沙子、水、颜料的世界里,孩子的好奇心促使着他学习、感受。尤其是孩子投入地画画时,内心的秩序在建立,情感在梳理和疗愈,这比维持表面的整洁重要得多。

生活中,可以开辟一个小角落,专门作为绘画区,在里面布置各种材质的纸张、色彩,让孩子穿上“工作服”进入这个世界,便于他们深度地沉浸和享受。

误区五过度解读,妄下结论。

现在很多家长们都很乐意去学习,各种流派,各种方法,只要对孩子好都愿意去学。这本是非常好的趋势,但往往学得不深入时,就容易只凭一些皮毛判断自己的孩子。

比如,有的妈妈会问:我的孩子使用黑色画画了,是不是最近太压抑了?他怎么画这种张牙舞爪的东西啊,是不是攻击性太强了?..

其实,绘画解读是需要专业素养的,需要根据孩子所选画材、笔触、色彩、构图、内容、关系、绘画时的状态以及他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年龄等等因素综合判断,而且那也只是他那时那刻的状态。假若单从一张画来下结论,恐怕是不客观、不负责的。所以请家长们放下心来,安心做好自己的角色,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好了。

总结:画画这件事,对于儿童来说,不是一项爱好,更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自由创作与思维的发展、认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情感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如果这个出口被人为地关闭或破坏,孩子的身心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