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印的褒奖 沈浩与小岗的故事》的读书心得

发布 2019-05-29 23:57:35 阅读 3097

梅海泉。

在《红手印的褒奖》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场面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那是沈浩同志应邀来到江苏大学为即将奔赴农村第一线的200多名大学生“村官”和在校大学生作报告。当进行到互动交流时,一位同学问:“是什么信念让你在艰苦的农村坚持了6年?

”他回答:“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当又有人问及作为一个九旬老人的儿子、一个中年妇女的丈夫、一个年少女儿的父亲,离家6年于不顾,如何理解忠与孝、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时,他的眼睛湿润了,哽咽着说:

“是呀,我对得起小岗村,但我对不起家人。自古忠孝难两全,等我选派工作结束了,回到合肥我再加倍地偿还。”

的确,责任一词说出来是多么的轻松,但是实现它却又是非常的不易!责任是一种敢于承担、勇于负责的精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正视生活的勇气和行为,是每一个人立足社会、开创未来的基石。正是基于这样的责任心,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的头一个3年中,从解决群众实际生活出发,不畏艰苦、开拓思路,带领大家打破了“20年没过富裕坎”的困局。

当沈浩同志3年挂职期满之际,面对着小岗村民以摁手印方式的真诚挽留和组织上的殷切期望,他毅然作出了继续留任的决定。还是基于这样的责任心,沈浩同志在接下来的3年中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思路,从扶持大学生创业到破解农村金融难题再到招商引资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工业,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业绩。试想,如果他当初没有主动地去承担这份责任,小岗村能这么快取得可喜的进步,改革浪潮又何以能持续推进呢?

工作本无高低贵贱之分,但责任心却有天壤之别。古人云:“不患无策,只怕无心”。

人的一生会因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承担的责任自然不一样,而当诸多责任纠结在一块、发生冲突,必须作出选择时,沈浩同志用他的言行给我们进行了完美的作答。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他说服了妻子,先后将母亲和女儿送离合肥,不用说照料,前去探望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同样是因为工作,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他有多少次过家门而不入的经历却无以计数。没有节假、不分昼夜,一心扑在工作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即便是这样,当人们整理房间才发现,在他的案头,赫然摆放着一张《小岗村近期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及完成任务时限表》,内容之详尽,时间之具体,令人为之动容。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幅挽联是对沈浩同志挂职期间工作的真实写照。6年来,他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为小岗村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小岗人的幸福奔波劳碌,他用自己朴实的语言、扎实的行动,默默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赤子情怀,向大家呈上了一份完美的人生答卷!

沈浩同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在企业全业务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