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经典文章20140102A

发布 2019-07-07 23:05:35 阅读 2025

品鉴《孟子》

重民生之本。

先哲智慧。孟子的“民贵君轻”说,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本”思想命题。在一个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提出并努力宣传他的民本思想,反对战争,反对**,希图建立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统一国家。

所以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他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君与民同忧同乐。

孟子有自己的一套历史观,他认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滕文公下》)所谓历史循环的规律是“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公孙丑下》)当时从周朝建立已经有七百多年了,从现实来看正是王者有所作为的时候。

他说:“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上》)

孟子期待用“仁政”来解决君民关系。“仁政”的提出是伴随孟子“性善”学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生来就有恻隐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几个方面发展下去,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

君王应相信人民的这种善性,“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孟子强调君王善待人民,要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又有恒心,安于生产生活。

君王要为民父母,保民而王。这些思想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民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民贵君轻”已经成为传统社会的大众价值的共识。当然“民本”理论就其古代的、原初的含义来说,没有今天我们普遍共识的民主的内容,但我们完全可以赋予它这个内容。

鲁迅同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说得好:“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学界三魂》)在鲁迅看来,“民魂”是根植于民众并生长于民众的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

民众是“民魂”之壤,深植于民众之壤的“民魂”是不死的,是希望所在,是信心与力量之源。

品读经典文章

经典新解 延文化传统聚发展合力。梁国利。天下一统,天下一家,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祖国统。一 民族和谐 社会安宁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精髓。自秦始皇开辟天下一统之风,大一统 便成为历代统治者施政的最高追求,普通百姓更是盼望统一,渴求秩序稳定 安居乐业。历史上,夷夏一体 四海一家 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