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

发布 2019-07-31 13:05:55 阅读 6640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速度是非常迅速的,从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到现在仅仅70 多年的时间,它就经历了几次大的飞跃,而且仍有加速的趋势。当然,对于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历程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将其划分为早期战略思想阶段、战略理论丛林阶段和竞争战略理论阶段;有人将其划分为孕育期、形成期、鼎盛发展期、竞争战略主导期和战略研究反思发展期等。

这些划分都依据了各自不同的标准。这里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循着这条发展脉络对各个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进行比较详尽的介绍,希望能为企业界及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演进线索。

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时间跨度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企业战略的思想是随着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18-19世纪,伴随着产业革命及其扩散,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泰勒、法约尔以及马克斯·韦伯。

这一史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研究侧重于组织内部活动的管理,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还没有涉及到组织活动的效果问题——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

一般认为,真正为企业战略下定义的第一人是钱德勒,他将战略定义为:“确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的管理”。这一定义虽然侧重于企业成长方法和资源管理,但为企业战略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传**略理论阶段。

传**略理论阶段的时间跨度是20 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性竞争加剧,人们也认识到未来是不可**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管理理论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的思想。这时,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便占据了主导地位。

1965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学派。

1. 设计学派。

2. 计划学派。

3. 定位学派。

4. 企业家学派。

5. 认识学派。

6. 学习学派。

7. 权力学派。

8. 文化学派。

9. 环境学派。

10. 结构学派。

三、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竞争战略理论阶段的时间跨度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早期。随着企业战略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的发展,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方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涌现出了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

1.行业结构学派。

主要代表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他认为,行业吸引力是赢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企业的恰当定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构成企业环境的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行业,行业结构极大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

因此,行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行业结构是战略制定的起点。该学派建立在定位学派基础上,其应用也受行业边界模糊性、行业结构稳定性差的局限。

2.核心能力学派。

波特的战略管理思想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如何制定竞争战略和取得竞争优势,但由于他着眼于从企业外部环境出发,对企业的内在因素未做深入研究,不能突破把企业视为“黑箱”的局限,给人留下了一定缺憾。为了克服波特战略思想的缺陷,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汉默尔、普拉哈德、斯多克和伊万斯等人为代表的核心竞争力学说受到理论界的青睐,战略管理思想由波特的结构观转向了能力观,即从企业外部转向了内部。

3.战略资源学派。

战略资源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育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能力。企业战略资源及其运用能力方面的差异,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造成企业间业绩差异的重要原因。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对世界上优秀公司的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竞争优势的真正源泉在于“管理层将公司范围内的技术、技能等整合为使各业务能迅速适应变化机遇的能力”。

该学派认为,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培植和发展企业的战略资源,而战略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培植和发展企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需要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只有在核心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四、动态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动态竞争战略理论阶段的时间跨度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众多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趋于变化和难以**。面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产业全球化竞争的加剧、竞争者富于侵略性的竞争行为以及竞争者对一系列竞争行为进行反应所带来的挑战,传**略管理的理论方法无法满足现实商业生活中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需要。

于是,近年来一些管理学者提出了新的战略理论,即“动态能力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1.动态能力论。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能力的能力。teece等学者认为,具有有限动态能力的企业,不能培养竞争优势并使竞争优势的**适应时间的发展,企业最终会失去其生存的基础。而具备很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使它们的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并且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的新源泉。

该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认识:过去的战略理论是由从企业战略的层次上对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的分析构成的,而对企业怎样和为什么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建立竞争优势却论述不多。动态能力论则主要是针对基于创新的竞争、**/行为竞争、增加回报以及打破现有的竞争格局等领域的竞争进行的。

该方法试**释企业的成功和失败,建立关于企业行为的更好的理论,并指导管理实践。它强调了在过去的战略理论中未能受到重视的两个方面: 第一,“动态”的概念是指企业重塑竞争力以使其与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当市场的时间效应和速度成为关键、技术变化的速度加快、未来竞争和市场的实质难以确定时,就需要企业有特定的、对创新的反应。

第二,“能力”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战略管理在适当地使用、整合和再造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以满足环境变化需要。该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企业用以积累影响学习与研究进程的机率和方向的机制上。它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的思想,认为企业只有通过其动态能力的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2.竞争动力学方法。

竞争动力学方法是在竞争力模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竞争的企业质量、企业的竞争速度和灵活性分析, 来回答在动态的竞争环境条件下,企业应怎样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决策,才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维持竞争优势。近年来,竞争动力学的研究和分析在国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普遍地应用在战略管理的实践中。首先,它研究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这种竞争作用产生的原因,以及竞争作用发生的可能性;第二,它研究和分析影响企业竞争或对竞争进行反应的能力要素;第三,它还对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从国内形势看,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我觉得我们国内的企业应该从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中学习各自所需要的东西,从而解决各企业所遇到的战略管理规划中的问题,进而将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营销091班龙江算 200910902124 战略管理定义为 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其特点是 指导企业全部活动的是企业战略,全部管理活动...

企业战略管理 任务

教育培训市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个人进行的自我充电培训,二是单位或企业组织为员工提供的培训,目的在提高员工技能和整体工作效益。从二oo七年以来的情况下,个人进行自我充电培训的人数多,数量大,但总销售额较低,并且在较低的总销售额中,学历类的教育培训和发放国家认可证书的教育培训项目占有率高达85 以...

企业战略目标管理

可分性。战略目标具有宏观性 全面性的特点本身就说明它是不可分的。战略目标作为一种总目标 总任务和总要求,总是可以分解成某些具体目标 具体任务和具体要求的。这种分解既可以在空间上把总目标分解成一个方面又一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又可以在时间上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