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校园内的高层建筑现状调研44刘学勇

发布 2019-06-18 07:15:55 阅读 6397

山东大学校园高层建筑。

分析报告。201100200044 刘学勇。

2011级建筑学一班。

指导教师: 付志前。

山东大学在济南共有六个校区,在本次校园高层建筑分析中涉及四个校区,调研高层建筑结果如下:

一:高层数量:

中心校区有五座高层,千佛山,趵突泉,兴隆山校区各有一处。

二:各校区高层建筑分布情况及各楼简介:

中心校区五处号宿舍楼,明德楼,知新楼,学人大厦。

各楼简介:知新楼:建筑高度为139米。

分为四个区,a区有地上27层,地下两层,主要为各会议室和文学类各院系办公房间,b区地上有12层,地下1层,主要为管理与经济等院系空间和公共教室c区地上有12层,地下1层主要为物理学院及研究生教室,报告厅等功能,d区地上有7层主要为计算中心及蒋震图书馆等功能。

明德楼:主楼为9层,地下一层地上8层,部分为5层,主要作用为各种学校办公科室用房。

学人大厦:学人大厦有地上12层,又叫山东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心下设学人大厦学府大酒店和学林大酒店等三家星级酒店。学人大厦,坐落于山东大学校园内,拥有客房222间。

(由于管理问题未能进入内部)

号宿舍楼:共19层,地上18层(建筑主体17层),地下一层,主要为学生宿舍,13层部分房间为学生组织,学校保卫科,学生党委,团委功用。地下有车库。

两楼中间有纵向两层学生社团办公用房。(由于管理问题未能进入内部)

趵突泉校区一处:

公共卫生学院:地上建筑主体为8层,部分为5层,主要房间使用者为公共卫生学系和公共教室。

千佛山校区一处:

北区主楼:主楼共13层,主要有报告厅,会议室及各院系办公,实验室等空间。

北区主楼位置与千佛山校区全景。

兴隆山校区一处:

实验楼地上11层,作用为各学院及组织办公室,实验室,及部分公共教室等。

三:在建筑类型上分类:

在建筑类型上,中心校区的18,19号宿舍楼和学人大厦为非居住类住宅建筑,其余5处高层均为公共建筑。

四:各高层建筑结构:

中心校区的18,19号宿舍楼和学人大厦结构应为框支剪力墙结构(由于管理原因未能进入内部);知新楼ab区为框架—筒体结构;明德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趵突泉校区公共卫生学院楼为剪力墙结构;兴隆山校区的实验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

知新楼a区知新楼区域图a区平面。

五:各高层建筑使用情况:

使用对象上面建筑简介中已经做了介绍,可得出功能上在8座校园高层建筑中,如宾馆,宿舍等非住宅居住建筑数量为3座,其余5座为公共建筑:其中1座为办公用楼(明德楼),3座均具有公共教室,实验室,办公空间等功能,知新楼和千佛山北区主楼具有会议厅,演讲厅的空间。这些高层建筑均设有地下层,大多为地下车库。

在使用率上,知新楼使用率较其他高层较低,在a区的地上27中,有两层正在装修,且剩余的很多办公空间没有有效利用起来。相对bcd区有实验室和公共教室的区域使用率较高。此外使用率及内部使用人员密度最高的为18,19号宿舍楼,约80%-90%房间有人使用。

在使用年限上:

知新楼于a区2011年3月开始使用,bcd区于2010年6月开始使用。

明德楼于2012年6月改建扩建工程完工。

兴隆山综合实验楼于2009年11月竣工。

18.19号宿舍楼,学人大厦从建筑设施上看使用时间均在五年以上,千佛山校区北区主楼和趵突泉公共卫生院楼使用年限较久,且有部分设备存在老化状况,使用年限约十年左右。

千佛山北区主楼18号宿舍楼学人大厦。

六:在高层建筑与校园整体布局上:

在高层数量上,中心校区由于其对山东大学整体面貌的代表作用和使用人员和功能众多且繁杂,其高层数量及质量远远超过其余校区。而剩余的校区的高层数量仅为一幢或没有。

在各个校园内高层分布位置上:

千佛山与兴隆山校区的高层均布置在校区中心;中心校区知新楼也位于校区中心位置,学人大厦在知新楼东南方向,而18,19号楼和明德楼分别位于校区西北边和东边贴近街道,位置较偏;趵突泉校区的高层位于校园东北角。

由此可见高层的功能和使用对象,影响高层在校园中的分布情况:

中心校区的知新楼,千佛山校区的北区主楼均有大型会议厅,院系及学校组织办公,实验室,还有部分公共教室等功能,使用功能较多,有一定学术中心的地位,同时在高度及规模上可起到校园标志建筑的作用,因此置于校园中心。兴隆山校区实验楼也具有各院系办公,实验室,中小型会议室,和公共教室作用,其规模大小虽不及前两者,但相对于校园其他建筑使用功能较全面,结合校园l形布局,置于校园中心。而剩余的五座建筑,功能及使用对象较单一和局限:

18,19号楼和学人大厦均为非居住住宅建筑,(18,19号楼1-3层部分空间为学生组织,保卫科,党委团委办公区)明德楼为学校各部门办公楼,趵突泉校区的公共卫生学院楼为公共教室和实验室为主。因而这五幢高层在位置上均较偏离校园中心。

七:校园内高层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中国高校校园内高层产生的原因,从以上实例中可找到两个方向:

第一类:标志性建筑。

每个高校似乎都希望在各方面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志,如校徽,校训,校歌,在建筑方面则有饱受诟病的“大门”比拼,图书馆比拼,学校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等。而标志性建筑,也不例外进入高校规划的视野以内。知新楼是全面投入使用不久的山东大学标志性建筑,同时也被誉为山东齐鲁文化的又一新地标,139米的高度与刚落成不久的山东大学新校门相配,确实有恢弘壮大的效果。

千佛山校区的北区主楼原来是山东工业大学基址,于2002年前后落成,13层的高度,正对着北区南门,面向道路,无疑也是千佛山校区的标志性建筑。

综合这两幢高层建筑可以发现,这种标志性建筑较其他校园建筑更复杂,多样的功能和空间,他们都有大型报告厅,会议室,实验室等大型空间,此外还有部分办公空间,这种建筑功能全面且是高学术性质的学术交流中心。他们的空间作用,更加偏向于在学者,贵宾,领导等人物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外界之间建立一个交流空间,较之功能单一的公共教学楼,内向的宿舍楼,是外向型的空间类型。学术性质也更加浓重,浓厚,对外更容易表现出学校的学术氛围,更有表现力。

第二类:实用性建筑。

这一类高层产生原因一是原有空间不能满足现状。结合中国学生数量众多,人多地少也成为促发高层建筑的一大原因。它的最典型例子是18,19号宿舍楼。

从两楼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这两座高层宿舍楼,那中心校区的学生住宿问题应该是难以解决的。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原有的规划方式不能再满足使用情况,因此,在局限的校园范围内,需要对同等类型,作用的建筑整合规划。学校发展越来越快,相应的功能区要求越来越大,平面上面积的限制使建筑只能长高,以求功能的完备,和校区内整体的持续发展,明德楼的改建扩建,公共卫生学院楼便是这样的结果。

校园内的高层建筑除了住宅楼,就是混合性办公楼,无论是中心的知新楼,还是兴隆山的实验楼、千佛山的所谓的综合性实验楼的主楼,功能性都比较的混杂,既有教学(一般都在底层),也有办公,还有实验。

千佛山的主楼是建成于1995年,最初的目的就是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实验楼,而两个配楼是后建的,作为辅助性的教学楼,为六层。千佛山校区本为山东工业大学,建筑都比较的老旧,北院的几所教室都“历史悠久”,大都已作为毕业班的专业教室。南院主要是研究生楼教学楼。

整个校区还是缺乏各个学院的实验用房和办公用房。

对于兴隆山校区,由于学校的地形狭小,无法建设很多教学楼群,更无法分区建设各院的实验基地,甚至都无法满足建设办公楼的需求。对于**量较大的教学楼和讲学堂,建筑高度较低,仅有五层,其他的教育资源和场所只能寄托于实验楼,于是实验楼不可避免的增高了。

八:校园高层的发展趋势。

校园建筑较社会建筑往往更加具有人文气息和学术气息,在以后建造设计过程中,除却在建筑外部形态和结构上应更加有时代特色和人文代表性之外,我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绿色建筑的建设。

此外,由于时代的进步,高校的发展,校园内多层建筑的淘汰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多层建筑的改建扩建工程在若干年后提上日程,在局促的地段内,这些建筑只能越长越高,甚至成为高层建筑。对于这些使用群体为学生的楼群,可能会朝着内部空间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会在公共教室之外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区域,而不是像现在的公共教学楼(如趵突泉公共卫生学院楼),局促单一死板的空间布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风貌且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高层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但是,从近些年高校校园建设的现实看,因过于追求校园的现代气息而削弱了校园历史文化积淀与传承的问题有增无减,此类问题尤其在一些老校园改扩建的高校中反映尤为突出。由此问题的存在,导致体现校园历史文化特征的老式建筑被不断拆除,新建校园缺乏学校特色文化的继承与体现,因而极大降低了校园的历史文化品位,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割断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虽说高层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我不赞同漫无目的的建设高层。可以建高层,但一定要有一定的原因、目的性在其中。不能说是想把它建出来而就这么去建设了,它必须是一种迎合校园发展、文化交流的目的性建设活动。

而且建高层时一定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像日照阴影、风、噪声、空间压迫感、火灾、抗震等。在能够完善处理这些问题之后,才可以把高层建筑建的更加生态化、动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