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配技术要求

发布 2019-07-25 15:54:15 阅读 8789

共 7 页第 1页。

1、基本要求。

1.1 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

1.2 装配环境必须清洁。高精度产品的装配环境温度、湿度、防尘量、照明防震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1.3 所有零部件(包括外购、外协件)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1.4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砂粒、灰尘和油污等,并应符合相应清洁度要求。

1.5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和锈蚀。

1.6 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1.7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1.8 各零、部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应准确。

1.9 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

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操作者须穿平底步鞋以防止破坏漆膜,电瓶及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2、联接方法的要求。

2.1 螺钉、螺栓联接。

2.1.1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板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2.1.2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录一的规定 。

2.1.3 同一零件用多个螺钉或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顺时针、交错、对称逐步拧紧,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

2.1.4 用双螺母时,应先装薄螺母后装厚螺母。

2.1.5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螺钉、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

2.1.6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

2.2销连接。

2.2.1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2.2.2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一90°。

2.2.3重要的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工作长度的60%,并应分布在接合面的两侧。

2.3 键连接。

2.3.1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2.3.2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2.2.3 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2.4 .铆接。

2.4.1 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2.4.2 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

2.4.3 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

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2.5 滚动轴承的装配。

2.5.1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的。

2.5.2 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二分之一空腔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2.5.3 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专门压具或在过盈配合环上垫以棒或套,不得通过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或打击力。

2.5.4 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应不大于0.1mm。

2.5.5 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2.5.6 装配可拆卸的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和对位标记安装,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内外圈混装。

2.5.7 可调头装配的轴承,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以便识别。

2.5.8 带偏心套的轴承,在装配时偏心套的拧紧方向应与轴的旋转方向一致。

2.5.9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不得有卡滞现象。.

2.5.10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应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2.5.11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均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法检验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中心线的120°范围内应均匀接触;与轴承盖在对称于中心线90°范围内就均匀接触。

在上述范围内,用0.03mm的塞尺检查时,不得塞入外环宽度的三分之一。

2.5.12在轴的两边装配径向间隙有可调的向心轴承,并且轴向位移是以两端端盖限位时,只能一端轴承紧靠端盖,另一端必须留有轴向间隙c=α△tl+0.

15(l:两轴中心距(mm) α轴的材料线胀系数 △t:轴最高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0.

15:轴热胀后应剩余的间隙(mm))

材料弹性模量e(mpa) 泊松系数线膨胀系数α(10-6℃-1)

加热冷却。碳钢、低合金钢、 200000-235000 0.3-0.31 11 -8.5

灰铸铁 70000-80000 0.24-0.25 11 -9

可锻铸铁 105000-130000 0.24-0.26 10 -8

3 链轮链条的装配。

3.1 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2 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千分之二。

3.3 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

3.4 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的1%~2%调整。

4 带与带轮的装配。

4.1 同一回路的带轮轮槽对称中心面的位置度为:中心距小于1.2m时不大于带轮中心距的0.3%;大于或等于1.2m时不大于带轮中心距的0.5%。

4.2 各传动带的张紧度应达到福田“谷神2”系统检验卡的要求。

5 液压系统的装配。

5.1 液压系统的管路在装配前必须除锈、清洗,在装配和存放时应注意防尘、防锈。

5.2 各种管子不得有凹痕、皱折、压扁、破裂等现象,管路弯曲处应圆滑,不得有扭转现象。

5.3 管路的排列要整齐,并要便于液压系统的调整和维修。

5.4 注入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5.5 装配后液压管路及元件不得有渗漏油现象,为防止渗漏,装配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和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5.6 液压操纵系统和转向系统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5.7 液压系统装好后,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运转试验。

5.8 有关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的其它要求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6.电气系统的装配。

6.1 电气元件在装配前应进行测试、检查,不合格者不能进行装配。

6.2 仪表、指示器显示的数码、信号应清晰准确,开关工作可靠。

6.3 应严格按照电气装配图样要求进行布线和连接。

6.4 所有导线的绝缘层必须完好无损,导线剥头处的细铜丝必须拧紧,需要时搪锡。

6.5 焊点必须牢固,不得有脱焊或虚焊现象。焊点应光滑、均匀。

7 平衡。7 平衡。

7.1 脱粒滚筒、无级变速和转速超过400r/min、重量大于5kg的带。

轮应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平衡精度均不应低于g6.3级。

7.2 对回转零部件的不平衡质量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校正:

7.2.1 用补焊、螺纹连接等加配质量(配重)。

7.2.2 用钻销去除质量(去重)。

7.2.3 改变平衡块的数量和位置。

7.3 用加配质量的方法校正时,必须固定牢靠,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松动或飞出。

7.4 用去除质量的方法校正时,注意不得影响零件的刚度、强度和外观。

7.5 对于组合式回转体,经总体平衡后,不得再任意移动或调换零件。

8 各调节机构应保证操作方便,调节灵活、可靠。各部件调节范围应能达到规定的极限位置。

9 各操纵机构应保证操作轻便灵活、松紧适度。所有要求自动回位的操纵件,在操纵力去除后,应能自动返回原来位置。

10**。10.1 **时,对随机附件也应进行试装,并要保证设计要求。

10.2 刚性割台离地间隙应一致,其差值允许不大于15mm。

10.3 行走制动装置和停车制动装置,应保证收割机停车可靠。

10.4 发动机启动应顺利平稳,熄火彻底可靠;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0c时,应能顺利起动。

10.5 所有整机标志应按设计要求粘贴到指定部位,不得偏斜或不平整。

10.6试验机器在出厂前应保证主机有2小时以上的运转记录。

附录一:普通螺栓扭紧力矩。

螺栓强度级螺栓公称直径/mm

扭紧力矩/

附录二:常见机构的装配操作规范。

1链轮装配操作规范(带平键)

1.1用锉修整键槽周围的毛刺。

1.2 在键槽周围涂抹润滑脂(油),将键装到键槽上,用铜锤将键装入键槽底部。

1.3 在链轮与轴的配合面上涂抹润滑脂(油),将链轮装到轴头上,当链轮上键槽与键对正后,用专用套筒顶住链轮轮毂,用铜锤打击套筒另一端,将链轮装到位,采用多次打入的方式,一次用力不能太大。

注意:外力不能作用在链轮幅盘上。

2 带轮装配操作规范。

参照链轮装配操作规范。

3 轴承装配操作规范:

3.1 冲压轴承座外球面轴承。

3.1.1 往轴上安装新轴承前,必须先把轴承外套上的固定销拔掉(出厂时装入),并使轴的表面光滑干净,并涂油防锈兼润滑。

3.1.2 将轴承座和轴承配好(轴承座与轴承的配合面应涂润滑脂),套在轴上用专用套筒推至所需位置处进行安装。

固定轴承座螺栓拧紧时,一端先不要拧得过紧,让轴承外圈在轴承座内能转动。然后等装好相对应的另一端轴承座后(同时装好轴),再将两端轴承座螺栓拧紧。在拧紧螺栓前,先将轴转。

一、二圈,让轴承本身自动校正调心位置。

3.1.3 拧紧轴承内圈上的内六角螺钉。

3.1.4 装偏心套时,应将偏心套套在轴承内圈的偏心台阶上,并用手。

顺着轴的转动方向拧紧,然后再用冲头插入或顶住偏心套上的沉孔,用锤打击冲头,使偏心套安装牢固,但注意不要无限打死,最后将偏心套上的内六角螺钉锁紧。

3.2 铸铁轴承座外球面轴承。

3.2.1 安装新轴承前要使轴的外表面光滑干净,轴承与轴、轴承与座之间的安装面均应涂抹适量润滑脂。

3.2.2 固定轴承座,将轴承插入轴承座缺口内(轴承与轴承座的润滑孔槽应对正),用小铁棍插入轴承内圈并转动,使轴承切入轴承座,用黄油枪向轴承座加油嘴内注入足量锂基润滑脂。

3.2.3 用专用套筒将轴承装到轴上所需位置。

3.2.4 轴承座螺栓在机器上固紧之后,再将轴承上的紧定螺钉拧紧在轴上;如果是带偏心套的轴承,应先将偏心套沿轴旋转方向打紧,然后再拧紧内六角螺钉。

3.3 单列向心球轴承。

3.3.1 装配前先在轴承与轴、轴承与座的配合面上涂抹少量润滑脂。

3.3.2 装配时应用专用套筒顶住轴承内圈(外圈),用铜锤打击套筒,将轴承装到轴(座)上所需位置。

3.3.3 将轴承往轴上安装时,外力应作用在内圈上,将轴承往座孔内装时,外力应作用在外圈上,轴承带编号或油封一侧朝外。

4 螺栓连接:

4.1六角头螺栓、螺母:一端用开口扳手固定,另一端用气扳机拧紧,当紧固螺栓规格m10以上时,气扳机应冲击2次以上,开口扳手与气扳机的规格与紧固螺栓相对应,压缩空气压力应达到气扳机使用要求。

4.2 防松装置:

4.2.1 弹簧垫圈防松:紧固时,以弹簧垫圈压平为准,弹簧垫圈不能断裂或产生其他的变形。

4.2.2 开口销、带槽螺母:先将螺母按规定力矩拧紧,装上开口销,将开口销尾部分开60-900。

4.2.3 a、止动垫圈、圆螺母防松:装配时,先把垫圈的内翅插入螺杆的槽中,然后拧紧螺母,再把垫圈的外翅弯入圆螺母的外缺口内。

b、止动垫圈、六角螺母防松:拧紧螺母后,将垫圈的耳边弯折,使其与零件及螺母的侧面贴紧。

4.2.4 双螺母防松:安装时,薄螺母在下,厚螺母在上,先紧固薄螺母,达到规定要求后,固定薄螺母不动,紧固上面厚螺母。

4.2.5 串联钢丝防松:螺栓拧紧后,将钢丝穿过一组螺栓头部的小孔并扎牢。应注意钢丝的穿入方向,使螺栓始终处于旋紧的状态。

主要机械维修及零件制造技术要求

第一节柴油机。一 汽缸套 jt4025 77 1.制造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见表11 1 表11 1制造材料及热处理。注 同一汽缸套内嬖工作表面的硬度差应不超过hb30。灰铸铁和合金铸铁汽缸套内壁工作表面的显微组织应为珠光体基体,其中含有均匀分布的细直片状中小石墨及细小的磷化物共晶体。游离的碳素体不得超...

机械设备作业要求

一 一般安全规定。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自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冒险作业。有权拒绝上级领导的违章指挥,互相之间有责任制止对方违章操作。2 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处和陡坡施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安全绳等保护设施。3 进入施工现场时严...

箱变技术要求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 留坝县紫柏路电网入地工程。10kv户外箱变。招标文件。技术部分 2012年1月。货物需求一览表。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仅限用于留坝县紫柏路电网入地工程户外箱式变的招标技术要求。它包括本体及其驱动装置,柜内设备的结构 性能 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容量为315kva和400...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

戴诺维特注塑模具通用要求。甲方 定作方,以下皆同 乙方 承揽方,以下皆同 为约定甲乙双方的责 权 利,对于模具承制过程中的要求做出规范,本协议作为模具加工定做合同之附件,适用于所有乙方承揽的甲方模具,但对于每一个合同中的每一套模具,有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有与本协议有冲突之处,则按照...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总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

电线电缆招标技术要求

14 标志为耐火或阻燃型的电缆外皮燃烧性能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且阻燃 耐火电缆各种规格型号必须在 消防产品信息网 上可查询,符合消防验收要求。15 本工程所有电缆截面均为 圆芯 截面,严禁做成 扇形 截面 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jb t8137 1999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所有电缆末端应可靠封...

采购技术标准及要求

一 总则。1.这份规格书只是对一些原则性要求,并不是详尽的要求,商有责任的对设计 技术规范 标准负责。2.商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完成本次采购设备的供货 运输 装卸 就位 安装 调试 技术培训 检验 通过有关部门验收 维保期上门服务 设备终身维修等各项工作,并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能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电压继电器的技术要求

1.继电器额定电压 整定范围 功率消耗 返回系数。2.动作值极限误差 在基准条件下,继电器各整定值极限误差不超过 6 3.动作值一致性 在基准条件下,继电器动作值的一致性不超过6 整定值。4.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差 在标称极限温度下,动作电压的变差不超过 5 整定值。5.动作时间 在1.1倍实测动作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