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发布 2019-04-28 14:49:35 阅读 8269

学校社会工作。

学生小良,初中二年级时从农村初中转学到某市一流中学。上学第一天因为将字典放在课桌下面查生字,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从此看到语文老师就害怕,总担心老师会批评他。

他觉得过去学校的老师好,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凶。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自己比不过他们。一个学期下来,他只认识两个新同学,不敢与新同学玩。

他感到胸闷、憋得慌,要求回到原来的学校读书上学。每天上学前他都说胃痛,不肯到学校。经医生检查他的胃没有器质性问题,属于心理障碍。

第一学期,他陆陆续续到校不满50天。父母出于各种原因考虑,还是希望他留在现在的学校上学。于是家长请求学校帮助。

1、接案:建立关系。

小良的父母找到学校帮忙,班主任因此找到学校社工,希望社工能够帮助小良。社工第一次见小良是是学校的社工站,当时小良是出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并有种想逃离的感觉。小良一开始是处于抵触状态,但当社工说起有没有喜欢的运动时,他表示自己很喜欢打篮球。

社工对小良的情况了解完后,与多方面沟通后决定开案。

2、预估:收集资料。

1)家庭情况。

小良的家庭是普通的一家三口架构,小良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父母就很重视对他的培养。家庭生活水平一般,但父母还是会尽量满足小良的要求。最近由于父亲工作转变的原因,小良一家三口从原来的农村地区转向了大城市,父亲也希望可以乘机为小良制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为小良转到一间一流中学。

2)学校情况。

小良所处的新学校是该市有名的中学,学习氛围很浓郁。小良刚转到新学校就感觉新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压抑,新同学也不像以前的同学一样。同学大多数十分重视成绩,下课放学都只忙着读书、上补习班。

新老师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每天布置的作业对于小良来说是很繁重的。

3、计划:问题分析与目标设定。

1)问题分析。

小良的学习、交际以及适应新环境面临困境,由于小良从农村中学转学到某市一流中学,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担心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心理障碍的问题。

小良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上小学、初中,之后转入某市一流中学,学习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产生的。

其一,在新环境里,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小良特别害怕老师,总担心老师会批评她,学校的老师对小良缺少了解与关怀鼓励。因此出现觉得现在的老师比较凶,过去学校的老师好。

其二,由于学习基础比现在的同学差,现在学校的同学都很优秀,总担心自己比不过他们,抗挫折能力较低,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问题,因而产生学习压力。

其三,由于学习成绩跟不上班上同学,因此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产生自卑,进而影响了与同学的交往,人际交往面非常窄,不敢与新同学玩,因此会产生孤独,不能融入新环境。

其四,由于难以融入新环境,人际关系不良,因此感到胸闷、憋得慌,从而想逃避现有环境,总希望能回到以前的学校进行学习,而父母针对这个问题没有同小良沟通,没有给予小良足够的情感支持与协调帮助。

2)服务目标。

总目标:帮助案主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与同学老式进行更多的良好交流;改善学习成绩,提高案主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缓解案主心理压力,学习缓解压力的方法,提供情感支持。

具体工作计划:

1 与案主初步接触,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 着重注意案主的心理情绪变化,疏解案主的情绪困扰,提供情感支持,给予关心、引导和帮助;结合青少年阶段的特征,提高案主认知情绪、辨别情绪、掌控情绪以及正确处理情绪的能力,使之不会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影响;

3 帮助案主分析目前的状况,并与其共同克服可能存在的困难;与小良一起**和分析目前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共同制定介入方案。

4 积极帮助小良与老师和周围的同学搞好交流沟通,让其感受到现在老师同学的温暖;强化小良现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主动联系学校老师、同学及其他重要他人,及时对案主提供改变所需要的支持与鼓励。

5 针对案主内向自卑的性格,采取循序渐进的工作方式,安排案主参加集体活动,通过谈话及集体活动来增强他的自信心。

6 对小良学习进行辅导,积极帮助小良提高学习成绩;协助小良制定一份学习计划书,并督促小良有效完成;联系学校老师同学,对小良学习进行课外辅导。

7 回顾整个个案服务过程,对案主进行赞扬和肯定,制订未来的服务计划。

4、实施:1)服务模式。

人与环境介入模式特别注重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和谐与均衡,认为问题出现的原因往往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不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一模式特别注重挖掘和利用服务对象及其环境自身拥有的正向资源,来推动个人与环境的共同改变。

认知行为**模式是以纠正和改变案主适应不良性认知为重点的一类心理**的总称。它以改变不良认知为主要目标,继而也产生案主情感及行为的变化,以促进心理障碍的好转。该**模式将重点放在找出案主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

2)服务实施。

第一节:建立专业关系。社工与案主在社工站见面,在第一节,社工的主要目标是与案主建立关系。

虽然之前有跟案主见过一次面,但再次见面是,案主仍然感觉到很陌生,觉得很不自然。社工根据上次面谈所获得的资料,决定从案主感兴趣的事情聊起关于篮球的事情,这显然引起了案主的兴趣。社工从这个介入点,慢慢与小良沟通,从篮球聊到生活的事情。

小良也慢慢开始自然起来了。

第二节:深入了解。有了第一节经验,小良开始不排斥社工了,也慢慢感觉到社工是来帮助他的。

社工开始与小良聊到对新学校的看法时,小良的情绪开始变得激动,当说到老师时,更是显示一种惊恐的表现。社工慢慢抚平小良的情绪,并对小良给与一定的关心。在社工的帮助下,小良平复了心情,也透露了自己曾经给语文老师骂的那段经历对他造成的影响。

社工根据小良的情况,与小良一起**了他的问题所在,并制定了目标和安排了家庭作业。

第三节:社工首先检查了上节布置给小良的家庭作业,一个星期内至少去上一天学。虽然小良只去了学校半天,但这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社工首先赞扬了小良。接下来,社工针对小良不善于人际交流这部分,和案主进行了情景模拟,教授了小良一些交往技巧,并介绍小良参加学习的一个篮球兴趣小组当作训练,小良同意了社工的建议。

第四节:一开始,社工就上周参加篮球小组的情况进行了解,了解到小良在兴趣小组中认识了几个都喜欢篮球的同学,小良的心情也变好了。这一节,社工要求了小良的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参与。

老师和同学都说了对小良的印象,希望自己能参与到其中,帮助小良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小良听到后很感动,重新审视了对老师和同学的看法。老师表示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小良补课,帮助他尽快赶上学习进度。

同学也表示可以辅助案主学习和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同时也希望小良能代表班参加学校的篮球赛。小良同意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忙。

第五节:社工与小良交谈中了解到小良开始融入到新班级,整个人变得更开朗了,并告诉小良结案的事情。社工与小良一起回忆了整个个案过程,巩固了已有成果,小良也觉得自己不害怕学校和老师了,甚至喜欢上新学校了。

社工正式对小良提出结案,小良虽然不舍,但最后还是接受的社工的决定,同时也很感谢社工的帮助。

5、结案与评估。

就问题来看,案主已经达到了当初制定的总目标,开始融入了新的校园,与同学的关系也慢慢变好。以前的心理障碍等症状已经慢慢消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于是社工觉得对小良的个案进行结案。

结案以后,社工都小良的情况进行定期的跟踪,最初的跟踪是每隔一个月对小良的情况进行了解,大概三次跟踪之后,社工改为了三个月了解一次,大概一年之后社工再次评估了小良的情况,决定对小良的案件正式结案。

2、案例分析:(60分)

简述学校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介入分析。(一)生态系统理论的背景。

在20世纪初,玛丽·里士满和珍·亚当斯分别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睦邻组织运动所选取的理论倾向,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先导。20世纪80年代,杰曼和吉特曼提出的生命模式成为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理论框架。生命模式认为人们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人们相互依赖并与环境互相依存,强调“人在环境中”。

该模式强调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焦点应该把人放置于其生活环境之中。

二)生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有四个环境系统影响人类行为,包含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及宏观系统。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了与环境和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们与其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彼此补充的整体,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互相调和度,相互改变,塑造对方。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个人意义由环境赋予,个人的问题也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理解个人和个人问题时都要在个人的生存环境中进行。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社会工作实务要把注意力放在促进人们的成长、发展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上,强调消除环境中的障碍,以使环境能够对人们的需求作出更多的回应。

三)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生态系统理论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之中,将服务对象与其所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通过改变系统来实现个人需求的满足。这一理论强调社会工作的实施应将聚焦调整至个人所处的生活空间,关注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生活空间和资源分布等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活动。

总之,系统视角不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也关注与之相关联的环境因素。对系统理论的运用让社会工作者对于自己的角色和功能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上有了新的认识。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学校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视个人与家庭所经历的问题与困境是环境资源的不足或障碍,是多元因素构成,并非单一的个人病态归因,因此,要多元介入。

2) 介入时应善用案主个人的生活经验及其非正式支持作为介入的切入点。

3) 介入时切记生态世界中有关部分的改变能影响或连带其他系统的改变。

要画案主个人生态系统图,案主社会生态系统图)

3、论述题(40分)

请结合学校社会工作课程的学习情况,并结合当前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分析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教育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学校教育所担负的不仅是传授新知与教导技能的功能,而且还有重视学生的德、体、美、情、群等素质的培养,以造就优化的生命。学校社会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同是学校的工作,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个案社会工作方案。一 案主资料 姓名 王小贱。性别 男 年龄 27 性格 稳重且多疑。案例陈述 王小贱现在是一名已服役2年的军人,但是最近发现自己疑似有同性恋倾向,加之父母多次 催促回乡相亲,所以很无奈。在参军之前上大学时候谈过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后来被甩不知其原因,而后断断续续也谈过几次恋爱但是都...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案主赵某,女,年龄68岁,高中文化,年轻时是单位会计,性格内向。有一儿一女,儿子在上海某外资企业工作,女儿在本市从事教育工作。儿子和女儿都很孝敬,时常回家探望父母。赵某退休后与丈夫每天早晨到社区附近的广场打太极拳,晚上老两口到社区散步,老两口还经常到全国各地旅游,邻居和亲戚都十分羡慕张某...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2.介入策略 1 通过心理测量表的使用,正确评估李某的心理状况 如果李某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社会工作者采取危机干预措施,把小玉从家庭暴力的状态中解救出来。2 进行个案会谈,和李某共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帮助李某疏解幼年时期的压抑情绪,并促使李某认识到幼年时期受到父亲打骂的经历对现在生活的影响。3 建...

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大伟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爸爸妈妈都是小学文化程度,两人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开了一间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很忙。哥哥和大伟每天都是自己做饭。三年级以前大伟的成绩很好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有时成绩要比哥哥的还好。大伟也每天按时上学 放学 写作业,不用家长操很多心,父母也由于工...

2019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上海

社会工作案例分析题。案例一 今年年初,17岁的小王 小孙 小陆给小邹过18岁生日。从未沾酒的他们,醉后犯下傻事 拦路抢劫。他们的青春本来将有几年在大墙内度过,一项新制度使之得以改变。这就是某市青少年事务署与检察院建立的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检察机制,名为 诉前考察 这意味着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非监...

首届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大赛的工作总结

总结人 程青霞。首先我要恭喜大家!因为首届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大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圆满落幕。这是值得大家高兴的事,但是高兴之余我们也要思考一下这次活动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下面是我个人认为在此次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1 活动在中期举办时,布置场地的时间短促致使场面显得较为混乱。具体表现为 没有安排好选...

残疾人社会工作案例

个人的缺失。个人层面是杜女士自己悲观 消极,觉得自己给家人增添负担。3.针对杜女士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用的介入策略如下 1 采取增能模式。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增能模式帮助杜女士,增能模式是把增能理论运用于社会工作实践。残疾人常被视为弱势群体,被贴上许多负面的标签,并受到压制 排斥和歧视。因而,增...

工作案例分析总结

在玛雅海滩水公园闸口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作为刚刚入职的一名新员工,前期工作主要在寄存处和前引导这两个方面,下面我将自己在这段时间对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一 寄存处。这是发生在我刚刚到寄存处的一个案例 那天一个游客在丢了寄存票据后,来寄存处想取回她的物品时,当时的处理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