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四章课题一知识点

发布 2019-05-18 06:21:55 阅读 5384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一《原子的结构》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重难点。

1、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2、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3、基本概念及知识点归纳。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图: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1、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 不易得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注意:

氦原子与镁原子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氦原子最外层已达相对稳定结构,镁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氦元素与镁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三)、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

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注意: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例如:fe3+ :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fe3+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7、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8、离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例如:2个钠离子:2na+

9、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小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如co2 、h2o、 so3 、hcl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

2、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4、随堂练习及解题技巧。

、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

a.2 b.6 c.8 d.14

解析: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所以该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6

故答案是b2、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

b.原子中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c.原子若失去电子,则会变成阴离子。

d.原子若得到电子,则会变成阴离子。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故a错误;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原子中可以没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所以原子中含有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不正确。原子得到电子后会变成阴离子。

故答案是d五、中考例题。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释放出放射性碘131,碘131原子和碘127原子都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c.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同。

d.碘131不能加入食盐中。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并且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碘131是放射性元素,因此不能加入食盐中。

故答案是c

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第四章物质的构成 这个单元主要分为8节 1 物质的构成 2 质量的测量3 物质的密度 4 物质的比热 5 熔化与凝固 6 汽化与液化 7 升华与凝华 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会以什么状态存在与温度有关。物质一般存在固态 液态 气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从其中一种状态转变成其他另一种状态...

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第四章圆与方程知识点总结

4 1 圆的方程。4 1.1 圆的标准方程。1 以 3,1 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 a x 3 2 y 1 2 4 b x 3 2 y 1 2 4 c x 3 2 y 1 2 16 d x 3 2 y 1 2 16 2 一圆的标准方程为x2 y 1 2 8,则此圆的圆心与半径分别为 a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