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语言

发布 2019-06-02 04:13:35 阅读 9726

第二步,抓住突出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

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按题目的要求整合答案,然后细心检查答案。

特别提醒】解读关键诗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方法等。

答题模板】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

热点3——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答题步骤】

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列例证——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析感情——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具体诗句+作者情趣。

一般模式:本诗的语言具有( )的特点,本诗通过( )的描写(刻画、运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写出了( )分析效果、作用),表达(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对点演练:1.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关键是选准恰当的角度。角度选对了,就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从形象的角度:

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这就是高考中的“小切入,大联系”,平日要多积累多练习。

答案:(从语言的角度)该诗非常着重炼字。“满”“过”

知”等字用得极具艺术含量,传神,感染力强。“满”,将“晴波”洒满“绿池芳草”的情景写得立体可感。“晴波”即阳光,它本来是无形的,诗人在这里用一“满”字,就将这无形的东西写得有了形状。

“春色”是诉诸人的视觉的,诗句用一动词“过”,就赋予“春色”以动感,将事物写活了。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答案:示例一:“长”字用得最好。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释义)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解说)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作用)

示例二:“畏”字用得最好。“畏”字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释义)钟声一响,朋友就要告别这里了。

(解说)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凄楚。(作用)(选择其中一个作答即可)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答案: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甬江夜泊。清]阮元[注]

风雨暮潇潇,荒江正起潮。远帆连海气,短烛接寒宵。

人静怯闻角,衣轻欲试貂。遥怜荷戈者,孤岛夜萧寥。

【注】阮元(1764~1849),时任浙江巡抚,政绩颇多,尤其是平定海盗。

1)简要赏析颔联中的“连”与“接”。

答。答案:“连”字丰富了想象,拓宽了背景,增添了寒气;“接”字写出寒宵之长,可看出诗人难以入眠。这两字突出了环境之冷和心绪之重。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答。答案:诗人由己及人,在自身感到寒冷难耐时,想到了远在孤岛戍守的军士比自己更感寒冷和寂寥,表达了诗人体恤士卒、关心海防的情怀。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清溪行。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1)诗人以手法侧面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又以___的手法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

答案:衬托比喻。

2)有人说这首诗的诗眼是“清”字,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答案(示例):同意,“清溪清我心”,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点明了水色的特异之处。

二、三两联用衬托比喻等手法着力描写了清溪的清澈美丽,营造了一种明净纯澈的意境,最后又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诗人在这美丽的清溪畔,固然清心,但听到猩猩的一声声啼叫,似乎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悒郁的情绪。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一、品味词语。

1.精练传神的词。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2.叠音妙用的词。

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的作用。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中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

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

3.颜色渲染的词。

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彩。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歌女青楼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又如杜甫《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两句中黄与翠、白与青,互相映衬,物象的色相、明度、彩度之间是那么协调,整个画面展现出清晰的空间感与和谐的暖色感。

4.拟声形象的词。

有些拟声词也属叠词,在诗**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是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

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二、把握句法。

把握句法主要指把握诗中的倒装句。“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因此需要倒装;有时是为了强调,更好地表情达意,也采用倒装的句式。如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定语“孤城”挪前,除了为符合七绝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又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应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画面中心就是“竹”和“莲”,便归于静止。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

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明了风格。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诗歌的语言风格除【考点精析】中讲的外,还有以下几种也是在考试中经常用到的:

风格类型一:含蓄。

内涵阐释:含蓄凝练指意在言外,常常不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含蓄的手法,可以使诗歌所表现的情更深、意更重、味更浓。

典例分析: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采用“移情”手法,通过“遥怜”“未解”“湿”“干”等词,含蓄地表达了望月思亲的苦思之情。

风格类型二:平淡。

内涵阐释:平淡即质朴。其语言力求朴素,不加修饰,不追求辞藻的华丽,在平淡平实之中蕴涵着深意。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古代诗歌鉴赏语言鉴赏炼句教师版

真题共赏 明确高考考什么。高考真题速递。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参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

诗歌语言鉴赏教学设计

作者 杨祥海。新课程 教师 2014年第11期。教学思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对高中生的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 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两段话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万能公式

1 意象特点 解释意象在句中的表层含义 该词描写的景象,该词表达的情感或意境。本诗 本联 选用xx的xx xx的xx,渲染了xx的氛围,术语的概括作用 如委婉含蓄地 表现了诗人xx的情感。画面特点 恬静优美 清远含蓄 清新明丽 孤独凄清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清幽寂寞 沉郁忧伤 和谐静谧 阔远苍凉 高...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科技文 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一 科技文阅读题出题陷阱。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才能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总结出科技文阅读题设置陷阱常有以下十种主要类型。一 以偏概全 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 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

诗歌鉴赏之赏析句子

杂诗六首 之一 曹植。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台上见到的自然景色 秋风阵阵,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北林。其中 北林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3 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对比 借代 夸张 排比 衬托 用典 设问 反问 采用比喻 比拟 象征 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 偏语 衬托 对比 婉曲 设问 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 采用通感 借代 双关 叠字 对偶 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一 诗歌的表达技巧 1...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教学设计

三 课文回眸,温故知新 1 诵读词篇 雨霖铃 2 提炼技巧 寓情于景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这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诗词鉴赏

新课标1卷。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闻说轮台路 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 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 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轮台 庭州历县 在今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