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发布 2019-08-15 13:46:35 阅读 4219

首先,使用正式的职业能力作为实际职业能力的度量尺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差异以及这些教育质量差异对个体的实际职业能力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人们的实际职业能力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结果,而且取决于在工作领域的学习结果和在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里的学习结果。其次,人力资本理论所主张的职业能力观过于强调知识因素和认知能力,而不适当地排斥非认知方面的能力。

现实中非智力因素也很重要。再次,筛选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主要不是发展认知能力,而是依据正式职业能力(如证书)对人进行筛选。换言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筛选功能。

第二种职业能力观来自人们对职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相关分析。

这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是工作方面的要求。个体的职业能力只能依据诸如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资格等方面的规定或实际工作要求,来加以界定和分析。对工作需具备的资格开展研究的许多社会学工作者,往往持这种观点。

诚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关注工作的内在和外在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对形式上要求的职业能力(如录用标准)和实际工作中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真实水平)作区分也是必要的。

从理想的角度看,对工作的形式上或资格上要求的职业能力与实际工作中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两者之间相匹配是最好的。但这种匹配往往受不同因素的干扰。

首先,对工作的形式上或资格上要求的职业能力,不仅受内部和外部的劳动力市场里的合格人力的供求影响,而且受试图提高或降低工作地位的一些力量(如专业团体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其次,由于在进行工作要求分析方面存在的技术上的困难和需要付出相关成本,人们对工作的形式上或资格上要求的职业能力可能无从准确知晓,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正式规定的资格方面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会高于或低于工作实际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因此,描述和分析对工作的形式上的职业能力要求和实际工作中职业能力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重要的。但是这种分析不那么容易,因为这两种能力是由社会建构而成的,而且多种因素在多个层次上相互作用,目前人们对这种相互作用的机理知之甚少。

第三种职业能力观主张,职业能力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人们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既不完全是个体劳动者的一种主要特性,也不完全是工作本身的一种主要特性。这种职业能力观关注个体与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一方面注意到劳动者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工作中,另一方面关注工作具有的特性。

个体的实际应用知识的职业能力被视为一个协调个体的潜能和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动态因素。这意味着职业能力是与个体和工作都有关的因素,两类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妨碍个体使用实际应用知识的职业能力。就与个体有关的因素而言,个体过去的经验、个体的自信心等因素是重要的。

就与工作有关的因素而言,劳动者的自主性、工作领域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任务的特性、工作的信息反馈等因素是重要的。

第四种职业能力观认为,职业能力是个体的一种适应能力。大多数持这种观点的人都倾向于采纳功能主义的能力观对职业能力加以界定。这种观点认为,职业能力可以依据个体成功地适应新环境,并完成某些给定的任务(这些任务是个体既不被允许也不被期望加以改变和促进的任务)而加以界定。

有人对这种观点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充分认识到,在完成一项工作的过程中,有可能并且经常发生个体对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地加以修改和重新予以界定的情况。在许多复杂的生产系统里,劳动者处于再设计和改进系统的连续过程中。墨守成规的做法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对适应能力应当加以宽泛的理解。

第五种职业能力观主张,职业能力是个体具备的一种以变革为取向的实际工作能力。

这种观点认为,人人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们被允许和期望发挥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职业能力可界定为个体对工作环境予以反思、采取行动并且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工作按自己的理解予以建构的一种能力。那么什么是促使人们在工作领域里进行问题解决、规划、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的特定能力呢?

人们可以将以变革为取向的实际工作能力理解为一个连续系统。

在一端是认知和理性的能力,在另一端是直觉和情境性的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存在 7个方面的差异。

就认知和理性的能力而言,它有以下7个特征:它的工作类型是可以清晰地加以界定的;行动的信息是确定的、客观的资料;信息处理过程是分析性的;行动方式是技术――工具性的,且规划和行动是相分离的;知识基础是理论性的;交往或社会互动方式是工具性的和情感中立型的;学习途径和方式是正规的教育、培训。

就直觉的和情景性的能力而言,它也有7个特征:它的工作类型是不能清晰地界定的;行动的信息是不确定的,是人的整体的感觉、人对模式的识别和带有情感色彩等方面的信息;信息处理过程是直觉性的;行动方式是互动的和情境性的,规划和行动是相联结的;知识基础是实践性的或经验性的;交往或社会互动方式是对话或人际交往形式;学习途径和方式是非正规的学习、日常学习和情景学习。总的说来,每个人都具有认知的和理性的能力及直觉的和情景性的能力,但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两方面的能力的组合方式存在差异。

就对工作的能力要求而言,不同的工作对这些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

综上所述,对于职业能力的含义,人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能力没有确定的含义。人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职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对这些维度加以整合。

笔者认为,职业能力具有以下5个要素:

一是从职业能力的形成途径看,职业能力以正规教育和培训为现实基础。

在当代社会,脱离学校教育的纯粹的自学成才方式越来越不现实。为了学习职业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人们自觉地接受普通教育和一部分专业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为学习做人和做事打好基础。

专业和职业教育为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打好基础。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大体上适应要求较长时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前训练,各种技术(技工)学校适应某些技术工种系统的职前培训要求。

二是从职业能力的作用对象看,职业能力是以接受工作岗位、胜任工作岗位、取得工作业绩为指向的。

职业能力并非只考虑个人因素,它是具体的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工作规范与个人因素的有机结合。成千上万种岗位(工种)对人的职业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使得人们需要接受程度不同的职业训练。岗位(工种)的要求越明确和细化,录用标准越公开和透明,工作岗位的运作方式越规范,则人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方式越合理,使用效率越高。

三是职业能力。

不是一种单纯的学习能力,而是一种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动手实践能力。学以致用原则是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准则。因此,职业能力的培训,越有具体针对性,越有效。

用什么,则学什么,立竿见影。

四是职业能力。

是人们的一种适应能力。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潜力。个体在求职过程中,先求能做这个工作,再求努力做好这个工作。

对接受一定学校教育的人来说,既有必要缩短与新的工作岗位的磨合期,加快理论性的知识向实用能力的转化的速度,又有通过终身学习和获取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以拓展发展空间。

五是职业能力。

是人们的一种变革能力和反思能力。在职业活动中,人们既要善于继承,又要力图有所革新,努力开创未来。反思能力也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基本素质之一。

人人都应当致力于成为反思型的工作人员,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总之,对职业能力的单向度的认识不足以把握职业能力的丰富含义。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具有相通性的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不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但不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离不开它的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也是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作用和主导作用的职业能力。职业活动种类繁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多种多样,但在各种职业活动中,有一些职业活动能力是基本的要素,是各种职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可以引导、激发和其他职业能力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生产性”价值;职业核心能力还是具有可转移性的职业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包括具有转移价值的认知的、情感的、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划分为可转移的技能和使这种转移成为可能的技能或使能技能。可转移的技能是指可应用于不同的情境里的知识和技能。

使能技能是指促使将这些技能应用于新的情景的能力。从学习的角度看,会学比学会更重要。使能技能是更高层次的技能。

与一般的职业能力相比,职业核心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企业里,许多雇主意识到,如果录用职业核心能力发展得较好的劳动者,那么这些劳动者在具备特殊职业技能的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依然能相对较容易地填补这些职位的空缺。相反,如果劳动者虽有必需的特殊的知识和技能,却缺乏某些职业核心能力,那么这些劳动者就比较难于适应工作的新变化和发展的需要,难以胜任工作岗位。

当某些企业发现它们所属的产业正在急剧地变化时,这些企业会热心于采用“超越性的培训方法”,即它们逐步认识到职业核心能力变得越来越基本,越来越重要。由于许多工作岗位通过任务的不断整合变得越来越复杂,学习者也越来越意识到有必要扩展知识基础,即学习者主要关注增加知识的广度而非增加知识的深度。这反过来又要求学习者具备将知识和技能转用到不同的情景中去的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作用正逐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将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整合进各种学习计划里。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里,人们需特别关注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在工作领域里,企业管理者也有义务为员工发展提供广泛的和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以便促进个体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社会职业的变换和人员流动也随之加快。这些条件使得只限于掌握特殊的职业技能目的的知识储备容易很快变得过时。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既然劳动者被期望具有更大的职业流动性,使劳动者只具有与特定的职业领域相关的片面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

在职业教育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一个新的理念,即年轻人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适应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为此,教育教学工作的侧重点将越来越放在使学习者能灵活地应用一整套知识和技能的任务上,而不是放在使学习者掌握孤立的和可测验的认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任务上。一般说来,职业能力的转移是高度特异化的。

为了加快转移的进程,人们有必要加以具体的指导。为了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转移,一般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将特定的与背景相关联的知识和一般的技能相结合,第二个条件是在学习方法方面教育者需特别关注寻求鼓励技能转移的方法。在学习情景的设计上,教师需强调技能转移的重要性,帮助学习者寻找转移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并且给学习者成功地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转移创造机会。

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及方法

作者 陈颖。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它对于青少年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知识和能力的构成 思维和性格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专家认为,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没有阅读,学习便无从谈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随着...

如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1 如何培养团队的合作能力之欣赏。团队的战斗力在于每个成员配合的默契,而这种默契来自团队成员的互相欣赏和熟悉 欣赏长处,熟悉短处,目的是扬长避短,每个人都可能会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比其他人强,但你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强项上。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之点,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学习。要想成功融入团队,善于发现...

职业能力的测试量表

指导语 下面有9组题,每组题有6个题目,每个题目有5个备选答案,即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弱五个答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通过测验,你可以大致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情况。第一组。1 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2 阅读速度快,并能抓住中心内容 3 清楚地向别人解释难懂的概念 4 对文章...

C字头高管们的职业路径和胜任能力

做好跻身于高管团队的准备了吗?您通往高管的道路是否畅通无阻?您可知道路前方会面临哪些挑战?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领导技能。当你职业生涯转折点到来的时候,你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选择工作 部门 职位时,年轻人该集中精力开发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很快跻身于高管团队?现在正处于高管职位的管理者为...

关注学习愿望培养学习能力

教法研究 新乡 姚五星。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人民路小学,河南。摘要 关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用教师的教学行为去萌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信心地参加到探索数学的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内...

如何培养职业兴趣

职业兴趣是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表现为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拥有职业兴趣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 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应届生由于长期受到学校就业老师传输的 先就业后择业 观念,在毕业时很可能会找一份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当没有职业兴趣时,也会没有工作热情,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

能力与职业教案

4 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习团队的积极品质,时常检查自己的缺点,让大家喜欢你,保持足够的谦虚。思考 结合教材及自身特点,议一议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呢?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可以。游戏教学能力 教育能力 管理能力 科研能力 信息能力 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语言 心里调试 角色认知 自我提高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心得。海明小学王守兰。利用空余时间读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这本书,对我感触很大。课堂教学是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在于倡导教学要有价值 有效果 有效率 有魅力。有如下心得体会。一 教学理念的更新。1.学生是主体。学生是课堂的...